特稿丨鄉村博物館從“記憶守護者”到“發展推動者”
□張汶寧
如今,在泰安,鄉村博物館以鄉土記憶為底色,繪就了一幅幅“文化傳承”與“產業振興”交相輝映的生動畫卷。這些靜默的“文化容器”,正在用獨特的方式,讓鄉愁可觸可感,讓發展有源有脈。
泰山古村鄉愁博物館 柳萍 攝
鄉土記憶是鄉村博物館的靈魂底色。泰山古村鄉愁博物館里,犁耙、鋤頭與戰爭年代的軍號并陳,5個展區串起勤勞智慧、忠孝節儉、耕讀傳家、精忠報國的精神脈絡;五埠村鄉村記憶博物館中,470余件老物件不僅成為村民回望來路的精神坐標,更見證著五埠村從“貧困村”向“旅游村”的蛻變。
產業賦能是鄉村博物館的時代注腳。泰山石敢當文博館以360余件石敢當主題實物為支點,撬動以泰山石敢當為模板的朱砂紅拓片走向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讓地域文化符號成為世界語言;“范鎮火燒”博物館更是直接打通“文化展示—工藝傳承—產業升級”的鏈條,從傳統煤爐到電能爐具的革新,從單一口味到“火燒禮盒”的創新,使地方小吃升級為覆蓋百城的富民產業。這種“文化搭臺、產業唱戲”的模式,讓博物館不再是靜態的記憶倉庫,而是成為推動鄉村發展的動力引擎。
從留住鄉愁到帶動增收,鄉村博物館的價值正在超越“收藏”本身。當犁耙、鋤頭成為文化展品,當“范鎮火燒”化作產業符號,鄉村博物館便完成了從“記憶守護者”到“發展推動者”的角色蛻變。它啟示我們:鄉土文化不是發展的“背景板”,而是可以深耕細作的“聚寶盆”。唯有在保護中激活、在傳承中創新,才能讓鄉村記憶真正成為照亮振興之路的精神火炬。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