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泰山 | 善與人同碑


?
□宗世強
善與人同碑立于紅門宮北盤路西側小碑林,碑身寬75.5厘米、高160厘米、厚24厘米,碑帽寬40.2厘米、長113厘米、高20厘米,此碑記載了1921年吉林省濱江縣瘟疫事件,陽面碑文為:
且夫泰山巖巖,位居諸震,功參天地,好生之德,所以居五岳之尊。于是歷代圣王,每逢四月十八日,命有司封山禮拜,齋明盛服以承祭祀,遂使天下之人感敬焉。迄至于今,結社成會者踴躍爭先,朝山進香者絡繹不斷。茍非東岳大帝之靈毓鐘秀,有求必應,何克致此。茲于民國十年仲暮之春,吉林省濱江縣瘟疫流行,死者不計其數,見者注目寒心。有泰萊賈君聯斌、鄭君書箴等于斯生理,誠心祝禱,祈碧霞元君之靈應護佑蒼生,不惟禱者,俱無災恙,禱后而瘟疫隨止。乃各捐資財樹碑,以答神庥,一以著神功之大,一以見人心之誠。
是為志。
太學生王魯瞻沐手敬撰,太學生王子敏沐手書丹。領袖:賈聯斌、鄭書箴、王桂三、馮連臣、王錫敦、楊俊昇、李言盛、孫培光。鐵筆:劉錫禎、別桂曾。
中華民國十年,歲次辛酉蒲月敬立。
碑陰:首事人賈聯斌、張來富等28人,泰安范鎮、劉寨子、梭村莊、馬莊、埠東莊、高北莊、角峪莊、徐家樓、小河西、磨石溝、上港莊、茌平縣、萊蕪舊寨、鹿角莊、大洛莊、張家泉、吳家莊、泰安城、崔家官莊、潘家鎮、譚家莊、劉家店子、陳家樓、胡家宅子、馮家林、水北鎮、郭家莊、五色崖、北徐家、陳家峪、磨山子、北港莊、呂家芹村、肥城縣、沂水縣、直隷京縣、淄州縣、新泰縣、蒙隂縣、章丘、茌家莊等縣城村莊,劉京夏、楊鴻禧、王錫坤、楊炳海等266人,各捐資一元五毛不等。
吉林省濱江縣到底發生了什么瘟疫?華中師范大學張琳的碩士學位論文《民國時期東北地區疫災流行與公共衛生意識的變遷研究》,揭示了這一段疫情在東北大地肆虐橫行,黎民百姓?哀鴻遍野的悲慘歷史:
1912年至1931年,共計99縣發生疫災,從疫災頻度來看,最高的為濱江縣、通遼縣……1920年9月至1921年10月,東北第二次大鼠疫流行,由西伯利亞傳入肺鼠疫,迅速波及扎賚諾爾煤礦、海拉爾及中東鐵路沿線的31個城鎮,累計死亡9300余人……東北地區鼠疫盛行期以較為寒冷的秋冬春季為主。
疫災以直接剝奪人類生命為特征,其造成的死亡率甚至高于戰爭,報紙每每有“棺木售罄”“儼如墟墓”的報道。如:1918年冬,鼠疫流行期間,哈爾濱“人煙稠密,疫亦傳染最早,活動甚厲。患者頭痛吐血沫,頃刻斃命者,頗類黑死病。棺木罄盡,供不應求”。
疫災導致社會混亂、經濟崩潰:一是,為了防止瘟疫沿交通線蔓延,地方政府會斷絕交通,設置檢疫所,對過往商客進行安全檢疫……造成交通業之秩序混亂。二是,學校停課,政府停工。疫災流行亦影響學校的教育工作,師生抱恙,多病假喪假。1918年冬,時疫流行,長春“女師校以病多假眾,輟課一周,小學以病生缺席,到校人稀,礙難上課,開始只是多缺席多病假,疫災嚴重時則缺席多喪假矣”。此外,政府部門的工作亦不免被殃及,時疫猖獗,人人危懼。三是,百業蕭條,經濟萎靡。疫災導致大量人口患病、死亡,致使從事各項工作的勞動力大幅減少,同時阻斷交通大礙兩地間之通車和商務,造成百業蕭條。時疫流行中,民眾健康受挫,道中行人絕跡,店鋪停業,市面異常蕭條,“商家有全柜病倒,翌日竟不能開市者”。在農村,田中無人工作,各家皆閉其門戶,鄰里不敢往來,路靜人稀。客棧旅館等服務業也受到沖擊,因往來客商少入住者驟減,“商人唯恐無從討賬,斷絕交易”。
那么,這場百年不遇的烈性傳染病是如何被撲滅的?又是誰主導的?返樸文章《徹底撲滅百年不遇的烈性傳染病,1920年是如何做到的?》寫道:1920年,東北鼠疫再次卷土重來,伍連德在政府支持不力、國際形勢復雜、缺少資金人手的情況下,憑借10年間創建的東北防疫總處,以細致的工作作風、料敵于先的眼力和敢于戰斗的勇氣,帶領防疫人員,靠全社會的力量,取得了防疫的成功。
史料記載,伍連德祖籍廣東臺山,1879年出生于英屬海外殖民地檳榔嶼(今馬來西亞),從小聰慧過人,7歲入大英義塾讀書,常挑燈夜讀,格外努力。1896年,伍連德獲得英國女皇獎學金,進入劍橋大學伊曼紐爾學院,主修醫學專業,大考中獲得“基本學者”的名銜,還取得了文學碩士、醫學博士等5個學位。
王哲在《國士無雙伍連德》一書中寫道:1920年至1921年東北第二次大鼠疫,遠沒有東北第一次大鼠疫那么有名,不是因為其來勢不如第一次,而是因為伍連德十年磨出的東北防疫總處這把利劍……疫災死亡人數大大減少,鼠疫被牢牢控制,無法南下。
從歷史上看,每次鼠疫進入流行高峰,大流行往往接二連三發生,甚至延續數百年……如果鼠疫不能被控制,不僅會使東三省尸橫遍野,而且會長驅南下,橫掃全中國……幸運的是,在這個關系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伍連德力挽狂瀾……第二次東北防疫,伍連德帶領防疫人員,靠全社會的力量,取得了防疫的勝利。
由于第二次鼠疫防疫成功,流行范圍小,被感染的人數少,病毒的毒力沒有得到發揮,加上防疫工作做得徹底,沒有留下太多隱患,極大程度上阻止了鼠疫再度大流行。
讀碑思史,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疫病如洶涌的暗潮,一次次沖擊著人類社會,東北的兩次鼠疫大流行,無疑是其中最為兇險的驚濤駭浪。面對這百年不遇的烈性傳染病,以伍連德為首的抗疫志士無畏生死,赴湯蹈火,依靠專業的知識、堅定的信念和無私的奉獻,在絕境中開辟出一條生路,拯救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熱之中。
“他是當之無愧的‘鼠疫斗士’,是當之無愧的‘國士無雙’。他的故事是人類與疫病抗爭史上的壯麗篇章,激勵著后人在面對任何艱難險阻時,都要不畏挑戰、勇于擔當,以智慧和勇氣守護生命與健康。這份精神財富,穿越百年時光,依然熠熠生輝,提醒著我們銘記歷史,珍視當下,為人類的健康事業不懈奮斗。”(青島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官網共讀一本書《國士無雙伍連德》)
?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