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泰山·泰山佳作 | 尋跡西王母

?
□苑勝龍
泰山之陽,谷口梳洗河畔,王母池道觀如一枚溫潤的青玉印章,鐫刻在天地蒼茫之間。曦光初透,循著繚繞升騰的檀煙,穿越斑駁陸離的光影,緩步踏入古樸的山門。拾級而上,抬眼凝望,大殿正中紫檀神龕里,西王母端坐九霄,云鬢高挽,霞帔垂落,眉睫間,慈悲流轉,靜候著十方信眾那滿襟的虔敬梵心。

?
西王母,民間尊稱王母娘娘,是華夏文明長河中極具歷史縱深的文化存在。《爾雅·釋地》載:“觚竹、北戶、西王母、日下,謂之四荒。”溯本求源,這位遠古女神最初是西方部落的地理標識,亦是華夏西部獨具魅力的氏族國象征。考古證實,其核心區域位于青海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戰國至漢初成書的《山海經》,首次將西王母引入華夏文化視野。《山海經·大荒西經》云:“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名曰西王母。”這一意象并非神怪臆想,而是以“人面獸身”的筆觸,勾勒出西王母的早期形態,且通過圖騰語言解構著母系氏族社會的權力密碼:蓬松發髻象征草原民族自由與意志;豹尾輕搖暗藏狩獵智慧與果敢;虎齒凜凜鏤刻尚武豪邁與氣魄。這種半人半獸的雙重特質,昭示著“母權”符號在歷史長河中的永恒定格,成為中原史官對西部游牧民族的生動注解——“王母”是對女性首領的尊崇稱謂,“西”則清晰界定了其與中原的地理分野。20世紀70年代,青海湖畔的古老巖畫中,考古工作者窺見了這位氏族首領的原始容顏:蓬發戴勝的女神踏虎豹而行;骨笛悠揚似能吹落星辰;豹尾輕掃仿佛劃過荒原歲月。這生動刻畫淋漓盡致地揭示了西部戎狄以虎為徽的古老傳統。在昆侖雪線之下,他們以“司天之厲”的威嚴馴服旱魃、驅散蝗災,如忠誠守護者般守護這片土地的安寧。西王母既是統御西部荒原的女王,亦是守護生靈的大地之母,其形象在神話與歷史的交織中若隱若現,宛如璀璨星辰,成為華夏文明的精神圖騰。
《竹書紀年》記載:“(舜)九年,西王母來朝,獻白環、玉玦。”這簡潔有力的記敘印證了西王母進獻玉環的歷史事實,生動展現了游牧與農耕文明交融的溫馨圖景。“穆王使造文御,西巡狩,見西王母,樂而忘歸。”《穆天子傳》中周穆王駕八駿西巡,在昆侖丘下邂逅西王母。這場君臣相會不僅是外交壯舉,更是文明碰撞與重構的史詩:青銅戰車碾過滾燙流沙,絲綢與玉石交織出外交華章,半人半獸的女神褪去野性外衣,開始接受“禮儀之邦”的規訓。此時,西王母吟誦“將子無死”的祝歌,已不再是草原巫祝,而是中原禮樂的積極參與者。這場跨越三千年的對話,讓游牧文明的星辰與農耕文明的日月,在昆侖之巔實現了第一次精神和鳴。
秦漢之際,西王母在方士煉丹爐的裊裊青煙中,完成了從部落女王到天界仙真的華麗轉身。漢武帝在柏梁臺遙祭,方士以不死藥澆灌帝王長生不老的妄想。張家山漢簡的墨跡與青海天峻祠堂遺址,共同勾勒出信仰從民間到宮廷的滲透軌跡。班固筆下“容貌絕世”的瑤池仙子手持蟠桃的形象,取代了《山海經》中虎齒豹尾的原始神格,成為新的信仰象征。道教興起后,西王母被納入陰陽二氣體系,與東王公共主天地經緯。從此,蟠桃園的壽桃不再是簡單長壽符號,而是化作丈量文明進程的標尺——每朵桃花綻放都在叩問著“生命”與“永恒”的哲學真諦。
泰山,作為“天地之臍”的神圣山脈,宛如文明樞紐連接天地神靈。自漢代起,它便與西王母信仰深度交融。帝王封禪時,西王母崇拜成為權力合法性的精神注腳。隨著道教傳播,西王母形象納入道教及中原王朝的祭祀體系,成為與東王公共主陰陽的至高女神。王母池作為信仰東漸的見證者,猶如活的歷史教科書,記錄著從瑤池到泰山的千年神格進化:曹植“東過王母廬”的詩行在青石板上回響;李白“朝飲王母池”的豪情凝成傳奇;明代李養正“瑤池景更幽”的意境嫁接,使道觀熔鑄為文明演進的活化石。
王母池,是西王母神話的生動具象,亦是人間信仰的溫暖縮影。每逢農歷三月三,蟠桃盛宴如期而至,宛如盛大的狂歡。香客虔誠叩拜與古柏蒼翠的枝影相互重疊,仿佛跨越時空的深情告白,訴說著對神靈的敬畏與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刻的王母池,道樂陣陣,誦唱聲聲。孩童搖晃祈福符眼中閃爍純真光芒,老人輕訴心愿聲音飽含滄桑;青年默禱憧憬心中燃燒夢想火焰。如今的王母池,裊裊香煙漫過天際,拂潤道觀魂魄與瑤池時光:王母殿上,西王母神態安詳凝視人間;大殿之前,日、月二石靜立如初,陰陽相濟寓意深藏;梳洗樓下,柱礎青苔悄然生長,默默修補時光裂痕……晚風徐徐,香火燃盡,祈愿隨風飄散,信眾腳步漸遠,唯有王母泉汩汩不息,倒映天光云影,照見人間悲歡與神話永恒。
駐足王母池,瞻望西王母。眼前所見不僅是道觀千年佇立,不僅是斑駁青磚與潺潺流水講述神仙慈悲與凡人虔誠,更是文化因子的綿延再造與蓬勃生機。從青銅時代虎圖騰到元宇宙數字神像,西王母的每一次嬗變都折射出“母性精神”的深層需求。這種“母性精神”既是對生命綿延的渴望,也是對和諧秩序的眷戀;既是農耕文明對土地的依戀,也是游牧文明對自由的向往;既是儒家對秩序的追求,也是道家對自然的敬畏。西王母信仰所承載的“母性精神”,恰如堅韌紐帶貫穿華夏文明脈絡,織就民族精神中最柔軟也最堅韌的經緯。
西王母,這位從遠古中走來的女神、華夏文明的精神圖騰,無論時光如何流轉、世事如何變遷,其精神都將永恒閃耀在華夏民族的精神天空而熠熠生輝。
西王母不老,人世間常青!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