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訪港旅客“打開”香港的N種方式
中新社香港5月2日電 題:“五一”訪港旅客“打開”香港的N種方式
中新社記者 韓星童
5月1日晚,香港灣仔海濱上演了一場特別的無人機表演,巨型花炮、瑞獸麒麟、長洲太平清醮搶包山等動態圖案出現在夜空中,以本地獨特的節慶風貌,迎接“五一”訪港旅客,展示“打開”香港的另類方式。
香港特區政府入境事務處數據顯示,“五一”假期首日,香港錄得超過102萬人次出入境,入境人次逾54萬,其中內地旅客約22萬人次。趁此旅游高峰,記者在多個新興熱門旅游點采訪旅客,了解他們眼中“打開”香港的方式。
傍晚近6時,位于中環天星碼頭外的觀光巴士上車點,有數十人在等待。“這是黃金時段。”與母親一同從陜西來港旅游的張夢婷對記者說,在這一時段上車,可同時欣賞到落日和城市夜景。
張夢婷已是第二次來港,此次計劃停留5天4夜,“傳統景點我們十年前跟團去過了,這次想去一些小眾地方。”張夢婷的“打卡”清單中,除了體驗“落日飛車”,還有大坑和西貢。
記者隨旅客登上敞篷觀光巴士上層,此時已近日暮時分,巴士在城市間穿梭,途徑中環、金鐘、銅鑼灣、尖沙咀等主要地標,旅客們不約而同舉起手機拍視頻,亦有人迎風張開雙臂興奮歡呼。
在社交平臺搜索“香港旅游攻略”,熱度同樣居高不下的還有“寶藏海島”旅游路線,其中從中環碼頭搭船約40分鐘即可抵達的長洲島,是不少旅客的首選。來自浙江的胡浩然與女友同游香港,在朋友的推薦下初次來到長洲島,“這里不太像香港,沒有都市的喧囂,讓人感覺很治愈、心情很放松,整個生活節奏都慢下來了。”胡浩然說,這里島民的生活痕跡給他留下很深的印象,比如巷子里停放的自行車、院子里晾曬的被子,都讓他想起小時候的家鄉。
屹立長洲島40年的老字號餅店郭錦記第二代傳人郭宇鈿告訴記者,近年來登島游玩的旅客越來越多,“他們除了游覽自然風光,也對長洲島的文化很有興趣。”他以自己舉辦的平安包工作坊為例,工作坊近年明顯多了不少內地旅客報名參加,“他們會聽長洲太平清醮的由來,也會學習如何制作平安包。”
采訪過程中,記者留意到大多旅客“深度游”路線來自社交平臺KOL(關鍵意見領袖)及網紅的分享推薦。香港旅游發展局(簡稱“旅發局”)近年來積極邀請來自不同地區的KOL、網紅、媒體及業界伙伴來港,希望通過他們的分享,產生正面口碑,吸引更多旅客來港旅游。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游局局長羅淑佩日前透露,今年一季度旅發局已邀請逾650位KOL及網紅等訪港。
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香港中國旅行社董事長姚柏良認為,上述措施已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引流作用。不過他相信,旅客需求仍會隨著時代潮流更迭而改變,長遠而言要想推動旅游業持續發展,香港要掌握主動權,打造具特色的旅游產品,不斷創造新的旅游熱點。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