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 “幸福比排場更重要”

      ■編者按:

      “移風易俗,天下皆寧”。移風易俗工作關系著老百姓的“人生大事”,也是社會文明躍升的重要抓手。山東將移風易俗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鄉村振興的助力工程,全省聯動、因地制宜,破立并舉、創新推動,持續在廣大城鄉移舊俗、樹新風。今日起,大眾日報·大眾新聞客戶端推出“深化移風易俗 倡樹文明新風”全媒專欄,圍繞群眾關切,深入挖掘各地推動移風易俗、開展綜合整治的創新做法和生動實踐,進一步凝聚共識,不斷倡樹文明新風。

      “各位新人懷著對愛情、對婚姻、對未來的共同理想,攜手同心,相約一生……”4月29日,20對新人在菏澤市牡丹區冠宇牡丹園舉行集體婚禮。新人們身著中式婚服,手挽手走過紅毯,交換牡丹瓷戒指,在花海中許下愛的誓言。一位新娘說,“婚禮既浪漫盛大又有意義,寓意以后的日子像花一樣燦爛。”

      儀式結束后,新人們在牡丹園“新風林”中認養了愛情牡丹,并在愛情廣場懸掛牡丹同心鎖。圍觀婚禮的游客們紛紛拿起手機拍照,表示“這個策劃很有創意,弘揚了傳統文化和文明節儉的風尚。”

      4月25日,一輛“521路公交婚車”奔馳在日照海濱,在海灘拍攝婚禮照片的新人引起了很多市民和游客的注意。新郎時先生告訴記者,選擇公交婚車既“拉風”又環保,雙方父母很支持,“婚禮的意義不在于車隊多長,而在于和愛的人、和親朋好友共同創造獨一無二的回憶。幸福比排場更重要。”

      更多新鮮感、更多創意和個性、更加務實……年輕人的婚禮,折射出他們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當下,如何做好婚禮策劃、服務、引導,不再只是婚慶公司的事。在山東廣大城鄉,政府各有關部門、基層黨組織、企業,甚至“熱心群眾”,都加入其中,在“結婚”這件人生大事上“各司其職”,在滿足群眾多樣性需求的同時,弘揚婚育新風、傳遞健康婚嫁理念。

      桌椅擺放整齊,餐具锃亮潔凈,專業的音響設備隨時“待命”……踏入棗莊市山亭區山城街道養子峪村文化大院,1500平方米的紅白理事會辦事場所空間寬闊、干凈整潔。

      村支部書記陳慶平告訴記者,現在村里年輕人心思都在干事業上,不愿在婚禮的細節上操心,看到這個“需求”后,村“兩委”積極引入社會資源,建成了這處專用場地,推出紅白事簡辦流程,由村紅白理事會進行全程操辦,流程簡單、經濟實惠。投入使用后,辦事的村民戶均開支節省了約1萬元。

      “把群眾‘想的事’變成我們‘干的事’,以實用設施為移風易俗‘破冰’,讓大家看到實惠,才愿配合新風俗推行。”陳慶平的話,道出了時下婚俗改革的本質需求。

      青島市城陽區城陽街道大北曲前社區建成了全省第一家新時代婚姻禮堂,這源自群眾的強烈呼聲。按照傳統習俗,在外工作的年輕人結婚,除了要在工作地宴請同事朋友,還要回老家宴請親朋好友,但在酒店擺宴席價格不菲、流程繁瑣,在“家門口”能有個辦宴席的公共場所,便成了許多居民的訴求。社區經過走訪論證后,決定依托社區“助老食堂”,建設“新風食堂”。居民紀偉萍說,“既利用了現有資源,還解決了群眾的煩心事,一舉兩得。”

      目前,青島市城陽區已建成68個社區“新風食堂”,承辦居民紅白喜事宴席2000余場,“婚事新辦、新事簡辦”的文明新風日益形成。各社區還制定了獎勵辦法,對自覺抵制大操大辦、踐行不燃放煙花爆竹等行為的,給予餐費折扣優惠等獎勵。社區黨員干部帶頭到“新風食堂”舉行婚喪嫁娶活動,帶動形成文明新風。

      群眾需求在哪里,紅白事服務就要延伸到哪里,讓群眾真正得實惠。武城縣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推動移風易俗,建立婚禮“公益商圈聯盟”,聯合50余家企業、商家,推出幸福婚車、新風房票、新禮儀貸等一攬子政策,涉及從結婚禮儀、婚姻輔導到購房安家、家電購置、月嫂家政等“一條龍”服務,讓婚事新辦、喜事簡辦的新人享受移風易俗優惠政策價值12萬元,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

      采訪中記者深刻感受到,推動移風易俗,雖然以減輕群眾負擔、倡樹文明新風為導向,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群眾的意愿、情感與實際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把工作“落”下去。如今,通過各級各界的努力,在山東廣大城鄉,文明新風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真正“移”出好民風,“易”出新風尚。

      (大眾新聞·大眾日報記者 趙琳)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