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觀察丨一組關鍵詞讀懂山東經濟“最佳合伙人”發展之道
海報新聞記者 仇晶 濟南報道
科學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企業長遠發展的重要保障。近年來,山東民營經濟快速發展,離不開優秀企業家的拼搏創新和高效治理。4月29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堅定發展信心 勇擔時代重任”民營企業家系列記者見面會第二場,圍繞“完善治理結構 踐行現代企業制度”主題,邀請三位企業家講述他們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故事。解碼這些山東經濟“最佳合伙人”的發展之道,讀懂中國式現代化企業變革的路徑探索。
關鍵詞一:行業領軍
記者注意到,此次亮相的三家民營企業,雖同屬“民”字號,卻都是各自賽道的“隱形冠軍”,以“鏈主”姿態影響和重構著產業生態。
山東科達集團有限公司是山東省內唯一一家具有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的民營企業。自1984年創立以來,現已成長為擁有42家成員企業的現代化大型集團,連續18年入選“中國企業500強”。公司董事長劉鋒杰介紹,企業在基建主業領域,秉持“全鏈布局、重點前端”的發展理念,構建了集投資開發、設計咨詢、建設施工、管理運營于一體的全產業鏈體系,承建的項目多次獲得“魯班獎”“李春獎”“詹天佑獎”等殊榮。
中孚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保密領域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企業。公司董事長魏東曉介紹,中孚信息成立于2002年,是國內最早從事保密安全產品研發的民營企業,歷經20多年的發展,已成長為山東省新一代信息技術領軍企業,連續多年入圍國家“信創產業50強”“數據安全50強”“網絡安全100強”等權威榜單。
海利爾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這家始創于1999年的民營企業,是一家致力于解決農作物病蟲草害、幫助作物增產豐收、保障糧食健康安全,集研產銷技術服務于一體的上市公司。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葛家成介紹,企業的“殺手锏”是擁有山東省最大、資質最全的農藥檢測評價中心,以及世界級規模的煙堿類、甲氧基丙烯酸酯類農藥生產基地,在青島城陽、萊西、平度及濰坊市、江西省建有占地2000多畝的6大生產基地,是吡蟲啉、呋蟲胺、唑蟲酰胺、丙硫菌唑等多個產品全球最大的供應商,多年位居全國農藥行業銷售排名前列。
關鍵詞二:創新驅動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三家企業將創新貫穿于自身發展的全過程。
“科達集團始終以卓越品質和創新能力引領行業發展。”劉鋒杰說,在高新技術板塊,企業通過持續強化研發創新能力和優化產品結構,打造了一系列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質量產品。其中,研發的新型耐溫抗鹽聚合物、聚表劑改性聚丙烯酰胺、調剖調驅降滲劑等產品,在大慶、大港、勝利油田實現規模化使用;在鞏固傳統油田市場優勢的同時,成功開拓新市場,實現了東南亞市場的戰略性突破,為公司亞太及全球化布局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孚信息的魏曉東則坦言:“作為根植山東23年的民營企業,我們始終把‘誠信為本、創新為魂’作為企業發展的精神基石。”在網絡和數據安全領域不斷探索,建立了創新平臺,并與科研院所共建聯合實驗室,開展前沿技術開發與驗證。同時根據客戶需求,不斷推動產品轉型升級,圍繞布局的四個重點市場領域,在滿足符合保密安全規定的基礎上,把握“云化、移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發展大勢,以“三實六易”(實戰、實用、實效,易買易賣、易學易用、易裝易維)為目標,著力推動產品與產品解決方案的轉型升級,全力打造產品競爭力。
海利爾藥業以持續創新為核心競爭力,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下的科學管理機制,先后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擁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農業部農藥研發重點實驗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6個國家與省級創新平臺,獲得發明專利286項,牽頭及參與制定國家、行業標準38項,先后榮獲山東省科技進步獎、科技發明獎多項,獲評山東民營企業百強、山東省高端化工行業領軍企業前10強等榮譽,多次榮獲行業技術創新獎。
關鍵詞三:政策支持與政企互動
三家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政企之間的良性互動。在與媒體記者的交流中,三位企業家對山東省出臺的“民營經濟38條”“穩經濟一攬子政策”等舉措有著高度評價,認為這些政策為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在參與地方項目建設時,我們通過與政府部門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及時解決了土地、融資等堵點問題。”劉鋒杰講述了企業發展的親身經歷,在參與鄉村振興、公益事業方面,企業又能依托政府資源整合能力,放大企業社會責任效能。
政企的良性互動,讓企業對發展充滿信心。在政府大力支持下,科達集團的國家級項目東營科技企業加速器二期暨新材料工業坊項目開工建設,該項目占地67.4畝,總投資2.5億元,園區產業涵蓋新材料、生物醫藥、農業科技、新能源、機械制造等領域,形成了“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共贏格局。
對于海利爾藥業來說,山東省通過政策創新與制度供給,構建了覆蓋稅收優惠、融資支持、營商環境優化、科技創新、人才引進等領域的政策體系,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葛家成舉例說道:“政府通過綠色轉型補貼及智能化改造支持等‘真金白銀’的舉措,為企業發展提供了長效保障,提升市場競爭力。”同時,山東省各級政府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簡化行政審批流程,也為企業創造了優渥的營商環境,“我們平度生產基地一些新項目審批從以往‘逐級審批’轉變為‘同時審批’,項目審批周期縮短5—7天。此外,依托海牙認證體系,海外出口登記周期縮短70%、成本下降80%,出口信用保險、法律服務等降低了地緣政治風險,這些實實在在的舉措讓我們感到很貼心。”
這些關鍵詞背后,是山東民營企業在創新、治理結構、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不懈努力和成功實踐。在未來,這些企業將繼續發揮“最佳合伙人”的作用,以創新為引領,優化治理結構,借助政策支持等優勢,在齊魯大地的熱土上繼續大顯身手,寫好民營經濟發展大文章。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