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衛健委等五部門聯合發文加快推進生育友好醫院建設 年底前生育友好醫院在助產醫療機構中比例將達20%
■聚焦山東“兩個醫院”建設
通訊員 馬菲菲 報道
本報濟南訊 為使廣大群眾享有更加安全、便捷、溫馨、舒適的生育醫療保健服務,近日,包含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在內的五個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印發《加快推進生育友好醫院建設工作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加快推進生育友好醫院建設,鼓勵引導助產醫療機構按照《關于推進生育友好醫院建設的意見》要求開展,提出到2025年底,生育友好醫院在助產醫療機構中的比例達到20%;到2027年達到60%;到2029年達到90%;到2030年,生育友好理念在助產醫療機構內深入人心,生育友好醫院建設的措施要求得到全面落實。
推進生育友好醫院建設,要做好全程服務,促進心理健康。通知明確,將積極設立生育評估門診,開展多學科診療、生育力評估與科學備孕指導。將防治孕期和產后抑郁、焦慮作為孕婦學校核心課程,孕產期保健服務和產后訪視中常規開展抑郁癥篩查。
同時,通知要求加強產后保健,強化新生兒關懷。鼓勵設立母乳喂養咨詢門診和乳腺保健門診,指導產婦做好母乳喂養和乳房護理。規范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加強新生兒復蘇和早期基本保健等適宜技術的推廣,開展高危新生兒分級評估和分類管理。
夯實服務基礎是強化母嬰安全的重要條件。根據通知,我省將嚴格落實母嬰安全各項制度,院內設置相應領導小組、明確管理部門,成立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專家組。同時,加強質量安全管理,規范診療流程,強化院內疑難、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多學科診療及協作機制,與縣、市和對應片區省級危重救治中心緊密聯系,暢通轉診“綠色通道”,省級救治中心充分發揮技術支持作用,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和救治水平。
通知提出,要加強新生兒保健,原則上每個高危孕產婦分娩現場均有1名新生兒科(兒科)醫師在場保障并開展新生兒早期基本保健服務,兒童保健(兒科)醫師負責母嬰同室查房。規范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加強新生兒復蘇和早期基本保健等適宜技術的推廣,開展高危新生兒分級評估和分類管理。
在推動信息賦能、創新服務模式方面,通知提出,山東將推進全程智慧服務,加強產科和產房信息化建設,探索人工智能輔助產科臨床診療、胎心監護和產程預警等。利用省級“云上婦幼”平臺,廣泛開展遠程培訓、指導、會診和在線轉診。規范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利用可穿戴設備為孕產婦和新生兒提供居家健康監測。鼓勵通過“互聯網+護理服務”,為有需求的孕產婦和家庭提供上門服務。
此外,通知要求各地做好醫保、價格和控費政策銜接,在確保醫保資金運行安全的前提下,將產科、新生兒科醫療服務價格納入動態調整中統籌考慮,合理提高產前檢查支付標準。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