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 | 西瓜也上“身份證”!掃碼溯源“黑科技”上線,彭集街道智慧農業“甜透”致富路
夏天,西瓜是司空見慣的“大路貨”。那么,吊在空中、佩戴二維碼、有溯源“身份證”的西瓜,你見過嗎?
4月26日,在東平縣彭集街道設施農業流澤片區內,一壟一壟的西瓜大棚似鼓起的云帆,滿載著收獲啟航。大棚里,記者看到一株株“京美2K”西瓜藤蔓并未趴在地上,而是“站”了起來,爬滿了一人多高的藤架,恣意舒展;一個個皮球大小的西瓜“躺在”網兜里,掛在藤蔓上,甚是誘人。
與普通西瓜不同,這里的西瓜能實現“一箱一碼、一瓜一碼”全程可追溯。“我大棚里這個西瓜,在銷售之前,都貼上我們彭集統一印制的二維碼。”彭集街道設施農業西部片區種植戶強進告訴記者,通過掃碼,消費者可以查看該西瓜的“生源地”信息、西瓜種植、采摘時間以及管護過程中的每個環節,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溫度,濕度,光照……在智能大棚監控中心,工作人員通過物聯網系統實時監測著棚內的溫濕度、光照強度等數據。“我們的溯源系統采用‘一箱一碼、一瓜一碼’雙重認證。”彭集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彭濤介紹道,該系統由中企信誠防偽技術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實現了產銷兩地的交互閉環鏈接,真正實現一碼防偽、全程溯源、多點聯動、信息共享,這不僅保護了“彭集西瓜”的金字招牌,更是維護了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好品質源于科技創新。在彭集街道,西瓜生產的每個環節都經過嚴格把控,依托物聯網技術,大棚內的溫度、濕度、光照等數據實時傳輸至監控中心,確保西瓜在最適宜的環境中生長。“溯源系統不僅提升了產品溢價,更重塑了產業生態。”彭集街道黨工委書記葛冰表示,通過舉辦西瓜推介活動、開發文創產品等舉措,“彭集西瓜”成了遠近聞名的農產品品牌,目前已形成集種植、加工、文旅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條。
目前,彭集街道西甜瓜種植面積達6000畝,種植主導品種3個、示范推廣品種20余個,預計年產量突破1.8萬噸。隨著“雙碼溯源”體系的全面推廣,彭集街道也將繼續深化科技應用,推動西瓜產業向智慧農業、品牌農業升級,為黃河流域鄉村振興注入科技動能。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 蘇婷 陳思 攝影記者 陳陽 審核 王天姿】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