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畫重點|探秘青藏高原湖畔的史前生活
4月24日
西藏康馬瑪不錯遺址
入選202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瑪不錯的湖水靜謐而深邃
湖畔沉睡著跨越四千多年的秘密

?
在瑪不錯遺址中
考古隊挖掘出不同時期的各類遺存
它們見證著
雪域高原的歲月變遷和文明演進

?
距今5000至4000年
一群以狩獵采集為生的人
生活在海拔4400多米的瑪不錯湖畔
他們將石頭、骨頭制作成工具
在湖濱捕魚狩獵
在這個時期的遺存中
發現了各種有著紋飾的陶器碎片

?
在距今4000至3300年的遺存中
發現了兩處火塘
炊煙在高原的天空中裊裊升起
先民生活漸趨穩定富足
對美的追求也被喚醒
這個時期的遺存中
以石頭仿制貝殼的
仿貝石牌裝飾品最具特色

?
這個時期的遺存中
還有大量外來材料制成的裝飾品
如青銅器、瑪瑙、紅玉髓等
此外還發現了如粟、黍、水稻等
無法在當地種植的農作物
或許通過遠距離貿易而來
填補了跨區域文化交流的諸多空白
成為解讀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高原注腳

?
在距今3300至3000年的遺存中
發現了青銅鏈環
還出土大量
打制石器、涂朱石器和梳形器

?
這一時期
陶器的制作也更加精細
以折沿磨光黑皮陶尖圜底罐為代表
陶罐紋飾與遺址早期陶片紋飾一脈相承
并有小型化趨勢

?
瑪不錯遺址的文化面貌
明顯有別于已發現的其他遺址
代表了一種全新的考古學文化類型
——“瑪不錯文化”
瑪不錯遺址的發現
讓我們得以窺見青藏高原湖畔
跨越四千多年的歷史流變
從簡單石器到青銅鏈環
從陶罐上的圖案到石頭仿制的貝殼
每件文物都承載著先民的智慧與故事
鋪陳出中華文明演進的細膩脈絡
讓歷史的跫音穿越時空
清晰可聞

?
記者:春拉、潘一景
統籌:邱星翔、陳倩
學術指導:
瑪不錯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 夏格旺堆
鳴謝:
西藏自治區文物局
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