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好“三根弦”,奏響優良家風家教“合奏曲”
□陳覺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是融化在血脈中的氣質,是代代相傳的品格。優良家風,如同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滋養著一代代人的心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家庭都要弘揚優良家風,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抓好家風。”這一重要論述為新時代共產黨人加強家風建設明確了基本要求,也為如何涵養良好家風確立了鮮明導向。撥好“三根弦”,方能彈出優良家風的“三重奏”,奏響家庭幸福、社會和諧的樂章。
撥好“德育弦”,奏響“明德惟馨”的“正氣歌”。在悠悠五千年的中華文明長河里,無數彰顯良好家風的精神典范如璀璨星辰閃耀其間。諸葛亮以“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凝結治家智慧,歐陽修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勾勒育人準則,朱子則以“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寫下持家警言。這些千古傳承的家訓,為中華文化添上了燦爛的一筆,也為子孫后代留下了警醒之言。今日我們踐行家風建設,當以品德為基筑牢家庭根基,以自身言行樹立榜樣標桿,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浸潤于日常生活,引導家庭成員于公德之中守底線、對私德之處嚴要求,讓相親相愛的家庭氛圍與社會向上向善的價值追求相互滋養。
撥好“勤學弦”,奏響“書香門第”的“奮進曲”。世間萬物皆會變遷,唯有知識能夠歷久彌新,伴隨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優良家風,離不開勤學苦讀,我們要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鼓勵家庭成員多讀書、讀好書,在書香中汲取智慧、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在學習中要有堅韌的毅力和勤奮的態度,始終保持持之以恒的努力,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增加知識儲備,在實踐中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破解發展難題、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實際能力,轉化為干事創業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在各自崗位上建功立業,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撥好“儉樸弦”,奏響“勤儉持家”的“和諧音”。勤儉節約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僅是修身齊家的道德準則,更是滋養人格、穩固家風的核心養分。它教會我們以理性節制欲望,以質樸培育品格,在克勤克儉中涵養向上的生活態度,為個人成長打底、為家國發展蓄力。北宋文豪蘇軾始終堅守“量入為出”的治家之道,以清廉自守的生活哲學筑牢家風根基;革命先驅李大釗一生粗茶淡飯、布衣素裳,其后人承繼“勤儉為貴”的美德,讓清廉之風跨越百年依然勁吹。弘揚家風建設,既要摒棄鋪張浪費的奢靡之風,在衣食住行中恪守“一粥一飯皆心血”的敬畏;更要筑牢廉潔自律的家庭防線,以“清白做人、干凈做事”為家規鐵律,讓紀律意識成為守護權力的“防火墻”。
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社稷安。讓每個家庭都成為優良家風的孕育沃土,讓美德的種子從家庭的方寸之間輻射到社會的每個角落,使家風之“清”涵養民風之“淳”,民風之“淳”鑄就國風之“正”。
?。ê迷u中國系列評論欄目由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