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競速 醫者擔當——泰安八十八醫院急救中心、神經外二科實施高難度手術成功救治急性腦干出血患者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于冰冰 通訊員 李崇華 陳青)近日,泰安八十八醫院急救中心、神經外二科團隊通過實施高難度手術,成功救治了一名急性腦干出血患者。充分展現了醫院在急性腦卒中救治領域的快速響應、專業水準和精湛技術。
4月12日清晨,患者家屬突然發現患者李某(化名)意識喪失,倒臥地面,呼喚無應。在萬分緊急之中,家屬立刻撥打120急救電話,泰安八十八醫院救護車火速將患者送至急救中心。醫護人員迅速評估患者狀況,立即進行顱腦CT檢查,CT結果顯示“腦干出血、小腦出血,并破入腦室”。
面對患者的危重狀態,急診科迅速啟動急性腦卒中救治流程,患者血壓高達192/116mmHg,醫護人員立刻給予降壓、止血、導尿、備皮、抽血化驗等緊急救治措施。同時,急救中心、神經外二科主任劉啟峰迅速到達現場,綜合評估后決定將患者轉入神經外二科手術治療。
本次手術因涉及腦干、小腦等多個部位,手術空間狹窄,周圍神經血管豐富,風險極大。劉啟峰根據患者出血位置和出血量,綜合考慮后決定迎難而上,在氣管插管全麻下,通過乙狀竇后入路通道進行血腫清除。最終,經過5個小時的緊張手術,患者體內的血腫被清除干凈,腦室引流及顱內壓監護裝置也被順利置入,術后患者生命體征平穩。
腦干手術素有“刀尖上跳舞”之稱,而本次手術采用的乙狀竇后入路更是對團隊技術的極致考驗。空間狹窄,手術通道僅能容納數毫米操作,需避開密集的神經血管網;風險極高,稍有不慎可能損傷腦干核團或椎基底動脈,導致呼吸心跳驟停;創新突破,與傳統術式相比,該入路能精準暴露血腫,最大限度減少正常腦組織損傷。
以往,腦干出血患者家屬常因手術風險陷入兩難,泰安八十八醫院首次創新將乙狀竇后入路技術應用于腦干出血的急診救治,為家屬提供了更優方案。該技術具有更精準,針對血腫位置個性化設計入路;更安全,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護航關鍵操作;更可及,多學科協作讓高難技術惠及危急患者的優勢。
“這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是治療理念的革新——用最小創傷換最大生存質量。”劉啟峰說。
泰安八十八醫院急救中心、神經外二科全體醫護人員始終堅持“患者至上生命至上”的服務宗旨,他們用速度和專業知識為患者搶奪了生命的希望。成功救治的背后,是醫院多學科協作、醫患之間相互信任與配合的結果。
展望未來,泰安八十八醫院將持續深化急診急救體系建設,通過優化救治流程、壓縮響應時間、提升醫療質量,全力構建高效生命救護網絡,為更多危重癥患者筑牢生命防線。正如劉啟峰所言:“在生命禁區創造生機,是醫者的使命,也是我們不懈突破的動力。”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