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走~去打卡新晉網紅地“火車站小樓”!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劉小東 審核 晁彤彤)作為泰安市的老城區,泰山區文化底蘊深厚、文化資源豐富,全區共有23處形式獨特、設計考究的歷史建筑,風格涵蓋哥特式、羅馬式、中國古典建筑等,這些歷史建筑集中體現了我國近現代以來的多種建筑風格,具有豐富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泰山區以“活化利用”為切入點,推動文化遺產保護與文旅融合發展。近日,省級歷史建筑“火車站小樓”經保護性改造后重新亮相,標志著泰山區歷史建筑保護利用工作邁入新階段。

?
“火車站小樓”始建于1909年,原名為“泰安府站鐘樓”,是現存津浦線上最古老、最大的站房,對研究中國近代交通史意義重大。在“好客山東·齊魯1號”旅游列車項目帶動下,泰山區開展文旅驛站北廣場改造工程,通過原貌修復售票窗口、站臺等設施,創新打造“津浦鐵路博物館”,展出珍貴鐵路文物與鐵路發展史料。同時,項目團隊還引入沉浸式文旅體驗設施,打造網紅打卡點,讓百年站房煥發新生機,助力文化“破圈”,書寫新時代的文旅新篇。

?
近年來,泰山區住建局不斷強化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2021年對區內14處省市級歷史建筑進行了測繪建檔掛牌,首次對歷史建筑身份進行了明確。為切實摸清區內歷史建筑底數及現狀,2023年、2024年泰山區住建局連續兩年開展“泰山區歷史建筑普查申報工作”,通過街道推薦、部門核實、市級評估共申報兩批次、8處市級歷史建筑。為將保護工作落實落地,泰山區住建局建立保護體系,加強日常巡查,加大極端天氣和節假日的巡查力度。同時為做好歷史建筑“行車公寓”的保護修繕工作,通過查閱資料、實地測繪、專家論證等方式,多渠道開展建筑修繕保護及開發利用工作,目前已聘請專業機構編制保護圖則。

?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而優秀歷史建筑則承載著城市的文脈。泰山區住建局將繼續聚焦歷史建筑“活化利用”,通過保護與利用并舉的方式,集中打造一批集居民休閑和文化傳承于一體的歷史建筑活化利用樣板工程,賦予“老”建筑以“新”生命,讓傳統建筑既保留歷史記憶,又滿足現代生活需求,持續講好“老”建筑的“新”故事。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