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丨從“單打獨斗”到“抱團共富” 一個跨村聯建示范片區的鄉村振興路徑
過去,道路狹窄破損,村民出行“晴天灰、雨天泥”,溝渠互不連通,農田灌溉“靠天吃飯”;如今,繁花綠蔭襯托田園村居,阡陌縱橫通暢農家生活——隨著鄉村自然生態、人文生態、產業生態協同共進、融合發展,在肥城市安駕莊鎮,一幅農民富、農村美、農業強的美麗畫卷正在徐徐鋪展。
鄉村振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強化區域協調發展,下活抱團發展“一盤棋”。肥城市深入推進跨村聯建示范片區建設,全面構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聯動共贏的鄉村振興發展格局,實現組織聯建、人才聯育、資源聯用、產業聯興、治理聯抓,蹚好鄉村振興新路子。安駕莊鎮顏子跨村聯建示范片區建設成效顯著,成為引領當地鄉村發展的典型代表。

?
片區引領 創新農業新業態
從高空俯瞰通村路,寬闊筆直的村路兩旁是一眼望不見盡頭的沃野良田,綠油油的千畝麥田隨著春天的微風翻騰浮動。安駕莊鎮顏子跨村聯建示范片區位于鎮駐地以東南,轄5個行政村,耕地320.6公頃,其中朱家顏子村為片區中心村。
零碎地、坑洼地,曾是五個顏子村的烙印。“土地不僅分散、零碎,還起伏不平,最高和最低的地塊相差達80厘米,光指望老百姓自己種那一畝三分地,又能掙幾個錢?”回憶起多年前村里的貧窮,朱家顏子村黨支部書記杜均濤皺著眉頭嘆了口氣。
其實,在安駕莊鎮,五個顏子村的困境具有共性。田塊分散,加上交通不便、水源較少,過去小家小戶“單打獨斗”的種田方式難以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
那就集體經營“一塊田”,集零為整!這,是顏子片區的豐收秘訣。“一塊田”作為顏子片區成立的基礎、發展的核心,已建成鎮域第一個“千畝方”,發展高標準農田313.33公頃,打造水肥一體化33.33公頃,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60公頃。截至目前,顏子片區共有集體經營“一塊田”面積85.53公頃,占片區耕地總面積的1/4,減壟增地溢出土地7.33公頃。
成方連片規模進一步顯現,并探索藍麥、紫麥等功能性小麥種植,推進減壟增地、水肥一體化等現代農業發展。以朱顏子村為例,全村34.67公頃“一塊田”全部實施減壟增地,安裝立桿式噴灌設備20公頃,鋪設微噴帶4公頃,購買小麥條播機、玉米精播機等設備,方便耕種耙收,實現“一塊田”現代化、智能化管理。“跨”起來有奔頭,“聯”起來有勁頭。顏子片區各村通過抱團發展,片區內“一塊田”管理更好了、效益增加了,實現了提質擴面。“俺有土地流轉收入,還有分紅,在農業公司打零工還能增加一份收入,今年收入近3萬元。”趙家顏子村村民房翠說。

?
產業興旺 增收路越走越寬
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鄉村振興首要是產業振興,片區發展關鍵在經濟發展。當地深化“一塊田”改革,延長農業產業鏈條,構建集教育培訓、農資采購、農機服務、農產品購銷加工等四大服務于一體的綜合管理平臺,顏子片區打破村莊界線、重構農業版圖,成立安駕莊汶陽田農業有限公司,藍麥、紫麥等功能性小麥從“試驗田”走向萬畝基地,石磨面粉、面條從“老手藝”變身高端品牌。2024年12月正式全面投產運行,前期實現銷售收入近60萬元,凈利潤達20余萬元。
“我們現在有3條生產線,加工紫麥、藍麥面粉、面條,面粉日生產能力達到18噸,實現了‘一塊田’糧食的精細加工與銷售。同時,結合一產‘一塊田’種植基地,三產萬噸級糧食儲存基地,打造了‘三產融合、綠色循環’的功能性小麥全產業鏈模式。”安駕莊汶陽田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錢兆喜介紹。
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由“強雁領航”帶動“群雁齊飛”,顏子片區跨村聯建為鄉村振興賦能提速,在民生、經濟、生態等各方面實現了“1+1>2”的創新突破。從村集體收入不足十萬元躍升至如今片區內劉家顏子村、趙家顏子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60萬元,朱家顏子村、王家顏子村也達50萬元以上。

?
內外兼修 鄉村有顏也有品
產業發展有了底氣,顏子片區進一步聚焦村莊美、集體強、治理優,推動鄉村振興展現出勃勃生機,讓和美鄉村的幸福圖景不僅“觸手可及”,更“深入人心”。
片區內的趙家顏子村深挖顏回文化,打造顏回文化廣場,顏淵問仁的壁畫讓鄉村充滿“藝術范”。村民們或圍聚一起談天說地,或攜孩童徜徉玩樂,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這個占地約1500平方米的文體廣場里,健身器材、戶外長椅等功能設施一應俱全,原先的荒廢垃圾坑塘實現了“舊貌”換“新顏”,得到了村民的紛紛點贊。
王家顏子村在抗戰時期涌現出大批參軍報國的能人志士,紅色文化底蘊深厚,建設紅色文化記憶館。不僅如此,各村還通過“一壺茶”議事小院,實施“兩聯四為”治理模式,并借助“一壺茶”工作法,走進黨員群眾家中、坐在街頭巷尾,用喝茶拉呱的方式,了解群眾需求、宣傳利好政策、化解鄰里矛盾,讓顏子片區基層治理更有效。
山清水秀生態美,宜居宜業幸福村。內外兼修的顏子片區如今更有看頭,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也更加富足。片區里,以村規民約、鄉風民俗為主題的宣傳墻畫生動有趣,三五成群的村民圍坐一起,品茶談笑,歡聲笑語在村莊上空回蕩,勾勒出一幅和諧美好的鄉村生活圖景。
“獨木不成林,村莊之間應當抱團發力,一個骨干村打頭,一群‘兄弟’村跟上,大家處理好利益聯結,合力推進鄉村振興。顏子片區聯合黨委書記路墩柱說。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鄭凱 通訊員 張靜 審核 晁彤彤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