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喝好玩好美!總臺主播來到云南 見了一位“大咖”……
每個“精神云南人”
都在小粒咖啡里嘗到了生活解法
有網友說
“云南的咖啡
讓每顆豆子都在山里‘野’了一回”
什么是小粒咖啡?
為什么叫小粒咖啡?
為什么要種在云南呢?
帶著這些疑問,主播陳怡博走進彩云之南為大家帶來答案。感受咖啡里升騰的活力值。
當您早上從便利店買一杯拿鐵,或是下午來一杯手沖時,這杯咖啡的豆子,很有可能來自云南。
云南不僅種咖啡,而且產量特別大,數據顯示,2024年,云南咖啡種植面積近130萬畝、產量14.6萬噸,均占全國的98%以上,而云南咖啡豆的綜合產值已經突破418億元,位居全國第一。
不過在幾年前,大家對云南咖啡豆的認知度并不高,普遍印象還停留在低價、薄利的階段。而隨著國內咖啡市場需求年均增速超過了15%,也鼓舞著云南精品咖啡進行轉型升級,“小粒”如何逆襲成為“大咖”?前幾天,主播來到云南德宏、保山等地,跟著當地的科研人員、種植戶、咖啡師,探尋“種子到杯子”的全產業鏈。
走,一起去感受咖啡里升騰的活力值↓
中國新“咖”位
云南小粒咖啡的逆襲
主播 陳怡博:來到了云南德宏熱作所,這里都是各種各樣的咖啡樹,在我手上拿的這個特別像小櫻桃一樣的東西,就是云南小粒咖啡。小粒小粒,顧名思義,因為它的粒比較小,和羅布斯塔中粒咖啡、利比里卡大粒咖啡比起來,它的體積看起來非常小,所以叫作小粒咖啡。
都說小粒咖啡種子特別好
那它究竟好在哪兒?
來找專業人士一探究竟↓
這里是有著全國咖啡種質資源最多、規模最大、基因型覆蓋率最全的“咖啡基因庫”。952份咖啡種質資源,10個種類,200余類品種,只為培育我們自己的精品咖啡豆。
云南小粒咖啡的培育方式有什么特別的嗎?
云南省德宏熱帶農業科學研究所副所長 白學慧:主要還是采用雜交育種的技術,培育一個新品種要歷時30年左右。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科研人員介紹說,從1967年開始,四代咖啡人接力育種,讓云南咖啡的“芯片”不斷升級。
雖然經常喝咖啡,但是咖啡幼苗你見過嗎?主播陳怡博來到這里,嘗試著自己種一棵咖啡小苗——“怡博牌”小粒咖啡。
走出實驗室 “小粒”變“大咖”
如今,每年有千萬株優質種苗,從這里的“實驗室”走向各地的“種植園”。它們的名字,除了鐵皮卡、瑰夏、波邦等國際公認優秀品種,還有省內研發的“德熱”“云咖”系列優質品種,它們的身影,已經遍及云南德宏、保山、普洱等6個咖啡主產區。
好種子,如何種出好果子?一起到保山市的新寨村看看,聽說那里是最早種植咖啡的村子之一。
來到保山市新寨村,這里漫山遍野都是咖啡樹。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潞江鎮新寨村村民蔡明月告訴主播,當地的土壤都是火山灰土質的,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特別適宜咖啡樹的生長。
“小帽一戴,小筐一?,這‘咖’位立馬就上來了。”主播還在這里體驗了一下采摘咖啡豆、品嘗咖啡鮮果。咖啡鮮果的果肉很薄,甜度十足,咖啡果皮還可以做成果皮茶。
摘紅果≠薅豆子 指尖“溫柔”保品控
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云南咖啡集中采摘時間。眼下,咖啡采摘即將收尾。
老鄉告訴主播,過去咖農采收豆子都是不管好壞,習慣一把薅下來,而現在為保證精品咖啡的品控,他們的采摘方式也更溫柔了,只采摘全紅咖啡豆的熟果。
好咖啡,同樣也是“粒粒皆辛苦”。
云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潞江鎮新寨村村民 邵維賓:我們通過精細化的管理,產量也翻倍,收入也翻了四五倍。
您可能想不到,以前云南的咖啡種植在品種選育、田間管理以及加工方面都比較粗放,咖啡豆大多用來制作速溶咖啡。
如今,通過引入新品種、培育本地品種,到加強田間管理、引入數據監測,再到提升深加工技術,云南小粒咖啡,也實現了“從種子到杯子”全產業鏈的逆襲升級。
從“破土”到“破圈”
一杯咖啡的逆襲
要走好精品咖啡之路,并不容易。從2022年開始,云南積極推進咖啡產業轉型升級,在良種良法、精深加工等方面下功夫。三年過去了,如今云南的咖啡精品率,已經從2021年的8%躍升至2024年的31.6%;精深加工率,已經從2021年的20%躍升至2024年的80%。
如何更好地提升云南咖啡的品質與“咖”位,如何打造更多的咖啡消費新場景、新業態?在云南保山的咖啡第一村,主播還認識了幾位新朋友,有咖啡莊園的園主,有咖啡的杯測師,他們都因為喜歡咖啡匯聚到云南,又一起為云南咖啡走出山、走出圈在努力著。
給咖啡打分!體驗“杯測師”
杯測是一種評估咖啡豆品質的方法,專業人士從香氣、風味、余韻、酸質、口感等10個方面對咖啡進行評價打分。
杯測師 王一含:現在我們云南咖啡很多都能達到80分以上,甚至到85分以上,都是一個非常好的進步。
2024年,云南還有了全國首個咖啡本科專業。
愛上了咖啡,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云嶺之南。對他們來說,咖啡不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主播 陳怡博:葉子,聽說你是深圳人,為什么會選擇來云南定居呢?
咖啡莊園負責人 葉子:因為云南首先氣候特別好,再就是我們自身也喝了十多年的咖啡,在“中國咖啡第一村”,我們想在這么美好的環境下開一家屬于我們的咖啡館。我們想把云南保山小粒咖啡這么好的產品,帶給我們更多的朋友,通過我們的加入,讓這個鄉村也更美好。
在這兒,好像咖啡不僅是咖啡了
它好像是一個媒介
不僅連接起了古法跟現代
自然跟人文
而且連接起了不同的場景
還有不同的人
主播:這次來品嘗小粒咖啡了嗎?
本地游客:不同品種,不同處理方法,都做了一次品嘗和體驗,云南咖啡“頂頂的”。
主播:您是通過哪個渠道知道小粒咖啡的?
山東游客:早就知道了,好多年以前就知道云南的小粒咖啡。
本地游客:我們在云南基本上喝的是本地的小粒咖啡。
上海游客:我是近兩年才開始喝云南的咖啡豆,我發現真的很好。
外國游客:第一次來中國以后就發現,中國也有咖啡。
咖啡奇遇記 莊園長出“咖”經濟
通過對大家的采訪,可以總結幾個好字:咖啡好喝、風景好美、莊園好玩。
通過咖啡莊園化、莊園景區化、景區特色化的方式,讓每一個來到這里的游客,既能夠收獲知識,又能夠收獲愜意和幸福。
咖啡莊園負責人 趙琴香:整個莊園融入了一二三產業,客人到這可以從咖啡的采摘、加工、處理然后到研磨沖泡,整個流程都能體驗到。每年的4月份,其實我們應該是進入稍微淡季,但是小粒咖啡的名聲在外,今年的游客確實是比往年多了很多。
種出更好的豆子,讓人們喝上更好的咖啡,如今,云南正在改寫自己的咖啡版圖。從速溶原料到風味獨特,從大山深處到各大城市,從默默無聞到代表中國。轉型這些年,云南咖啡收獲了自己的聲譽與支持者。春天里的這一杯咖啡,能感受到的,不僅是彩云之南的風土人情,還有中國咖啡經濟的勃勃生機!
從“久久為功”的種子、到“粒粒皆辛苦”的果子,再到“香滿四溢”的豆子;從能沖水泡茶的咖啡花、咖啡果皮,到被做成文創產品的咖啡樹葉,真是“一樹咖啡、處處驚喜”。
我們看到的
不僅是無數咖啡人的匠心和堅守
還有小豆子撬動大產業的密碼和智慧
咖茶融合、咖旅融合……
從一杯飲品到“咖啡+”經濟
味蕾上的中國活力正在升騰!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