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健康 > 正文
  • 科普|地震災后防疫知多少

      新華社北京4月7日電科普|地震災后防疫知多少

      新華社記者李雯

      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緬甸3月28日發生的強震已造成3000多人死亡、5000多人受傷。世界衛生組織專家指出,在搜救工作基本完成后,地震災區應重點做好預防傳染病暴發的工作,特別是腹瀉和呼吸系統疾病。

      傳染病風險高

      世衛組織說,緬甸實皆省的部分安置點已報告一系列輕度至中度腹瀉病例。該組織警告,緬甸近期地震后可能出現瘧疾、登革熱和肝炎等疾病,飲用水安全、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服務中斷會加劇一些已經存在的疾病威脅,特別是霍亂和腹瀉。

      世衛組織駐緬甸辦事處副主任埃琳娜·沃洛說,地震災區約一半的醫療設施受損,這使風險進一步惡化,長期危機可能導致皮膚病、瘧疾和登革熱等疾病。

      世衛組織駐緬甸代表圖沙拉·費爾南多表示,他們在內比都等受影響地區的醫院看到,那里人滿為患,醫療物資短缺,電力和燃料短缺正在加劇危機,孕婦、兒童以及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患者可能會缺乏基本醫療條件。

      中國航空總醫院心身醫學科主任喻小念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介紹,地震災區常見傳染病分為四類:第一類是消化道傳染病,如甲肝、霍亂、細菌性痢疾、傷寒等,主要通過被污染的水源和食物傳播;第二類是呼吸道傳染病,如麻疹、流感、新冠等,在人員密集、通風不良的臨時安置點容易傳播;第三類是通過蚊蟲叮咬傳播的傳染病,如登革熱、瘧疾、基孔肯雅熱等;第四類是鼠傳疾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熱等,地震后由于鼠類活動增加,人群接觸鼠類的風險上升。

      如何預防疾病

      世衛組織4日表示,已向緬甸地震災區提供醫療用品,以治療腹瀉、急性呼吸道感染和皮膚感染。世衛組織專家阿圖羅·派希甘表示,相關部門應保證安全衛生的食品和飲用水供應,災區民眾也應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中國北京市大興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甘亞弟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建議,災區民眾要注意安全飲水,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不吃生的食物;保持居住環境良好通風,對餐飲器具等實施衛生清潔和消毒;注意防蚊,可以使用蚊帳,外出可以穿淺色長袖衣物,涂抹避蚊水等;如發現發熱、皮疹、腹瀉、嘔吐、黃疸、結膜紅腫等癥狀,及時就醫,如懷疑是傳染病,可以戴口罩、勤洗手并采取接種疫苗等措施來預防。

      喻小念認為,足量的環境消殺藥品和凈水設備,以及針對災害發生地傳染病特點準備必要的治療藥物對防止災后疫情的發生非常重要。他說,政府部門災后需要協調保障相關防疫物資,并保證順暢使用,再根據各個區域受災嚴重程度和特點,調配必要的藥物或者設備,盡快送達需要的人群,防止發生嚴重疫情。

      “隱性疫情”不容小覷

      世衛組織4日發布的報告指出,災民普遍存在心理創傷,死亡和余震讓人們感受到壓力和焦慮。

      災難對民眾心理的影響不容忽視。以往地震救災過程中曾發現,主震和之后頻繁發生的余震容易使災民心理緊張,加上基礎生活設施遭破壞或飲水不足引發身體脫水等,容易誘發經濟艙綜合征,即長時間乘坐飛機經濟艙發生下肢靜脈血栓的情況。日本國立循環器官疾病研究中心名譽總長山口武典建議,災后避難要盡量補充水分,如果避難場所空間狹小,那么每四五個小時需要走一走路。

      喻小念說,災民心理上肯定會遭受不同程度的打擊,個體應對災害的承受力不同,感受也不同。一般來說,短期內應給予災民心理支持和陪伴,以避免持續性過度緊張和勞累導致精神崩潰,如果已有嚴重急性精神心理創傷,可以尋求專業的精神心理科醫生介入干預。

      派希甘指出,災后特別要關注兒童以及在地震中受傷并留下殘疾的災民的心理健康問題,而抗震救災工作者在短期內面臨沉重的工作壓力,也會遭受巨大的心理沖擊,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同樣應給予高度關注。(完)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