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文明鄉風讓生活“甜度”滿格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徐文莉 審核 晁彤彤)春景正盛,走進鄉飲鄉寧家莊村,整潔的瀝青路,規劃齊整的房舍,路邊花木成景,處處洋溢著蓬勃朝氣。文體小廣場上,幾位老人慢悠悠收起小板凳,臉上掛著滿足笑意,結伴朝著村里的幸福食堂走去,這自在閑適的模樣,是歲月靜好的生動寫照,也是文明鄉風結出的甜美果實。

?
“曾經,村里婆媳矛盾、鄰里隔閡、家庭瑣事引發的爭吵常常打破村子的寧靜。”寧家莊村負責人寧保臣講述,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村里連續八年開展“好媳婦、好婆婆”評選活動,表揚那些默默付出、用愛守護家庭的女性,讓他們成為眾人學習的榜樣。這些榜樣發揮出強大示范帶動作用。與此同時,村里積極挖掘凡人善舉,踴躍參與縣級以上榜樣評選,3位村民脫穎而出,寧家莊村也因此聲名遠揚,成為眾人夸贊的“好人之村”。在榜樣的帶動下,寧家莊村尊老愛幼、夫妻和睦成了村民們的生活日常,年輕人對家庭的責任感越來越強,親情的紐帶越系越緊。

?
紅白喜事家家都有。過去,不良習俗曾是村民身上沉重的負擔枷鎖。婚喪嫁娶大操大辦,讓很多家庭壓力山大,攀比之風盛行。為改變這種情況,村里邀請德高望重的長輩和熱心腸的村民組建了紅白理事會,制定紅白事操辦標準,還將相關規定寫入村規民約,納入信用積分。“現在紅事不再攀比,白事村里不僅提供祭奠用具,有志愿者也無償幫忙,自己花的費用非常少了。”有村民介紹。
如今,婚禮回歸質樸溫馨,彩禮合理適中,婚宴簡約卻不失浪漫;喪葬儀式在公墓和緬懷堂有序進行,寧家莊累計為群眾節約喪葬費用10余萬元。村民們卸下了沉重的負擔,輕裝上陣,擁抱新生活。文明鄉風建設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要有實實在在、切實可行的行動。
為解決村里老人吃飯難題,讓在外打拼的子女沒有后顧之憂,村里利用閑置房屋,在政府關懷、愛心企業助力和村民熱心捐助下,打造出了滿是煙火氣的幸福食堂。食堂窗明幾凈,只需支付2元錢就可以吃到營養豐富的飯菜,老人們圍坐一桌,吃著熱乎飯,分享著家長里短,歡聲笑語不斷。志愿者們也常來陪伴,幫忙打飯、表演節目,讓老人們的晚年生活充滿溫暖與歡樂,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在這里得到了充分彰顯。

?
近年來,鄉飲鄉高度重視文明鄉風建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方位融入村民日常生活;大力推進移風易俗工作,把文明新風尚的具體要求細化并融入村規民約。同時,積極構建完善的信用體系,創新打造信用積分超市并實現全鄉覆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舉措,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越來越多如寧家莊村這般的村莊,在濃厚文明鄉風的浸潤下,展現出蓬勃生機與活力,繪就出鄉村文明新畫卷。“在寧家莊文明鄉風已化作生活日常,村民們自覺維護環境衛生,街道干干凈凈,鄰里之間互幫互助成了習慣,講奉獻、講奮斗的精神在村子里生根發芽,文明的力量正引領鄉村邁向更美好的明天。”寧保臣感慨道。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