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陽縣鄉飲鄉:新技術賦能“兩菜一糧”推廣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通訊員 張照洋審核 晁彤彤)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進程中,鄉飲鄉積極探索農業發展新路徑,大力推廣“兩菜一糧”種植模式,由原來單純的一年“兩季糧”變成了現在的一年“三季菜糧”,進一步提升畝產種植效益,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走進鄉飲鄉蠻營村胡蘿卜種植基地,播種機來回穿梭,一蘢蘢種植好的地塊整齊劃一,煞是好看。但最吸引人的不是這一“風景”,而是播種采用的一種新型的種植技術,引來不少人前來參觀。
與傳統的人工撒種方式截然不同,該新型種植技術通過編織設備將胡蘿卜種子定量、定位編織在易溶化降解的種子繩中,然后利用播種機將嵌有胡蘿卜種子的編織繩精準地埋入土壤之中,保證出苗一致,同步完成起壟、播種、滴灌鋪設一體化作業。
蠻營村黨支部書記王新國介紹說:“這種種植方式科學合理地規劃了種子間距,有效避免了作物生長過程中的養分競爭,省去了間苗環節。同時,全程機械化作業讓種子用量減少近半,人工成本降低30%—50%,而且實現了水資源的高效利用,節水率超50%,極大提升了種植效益。”
今年以來,鄉飲鄉把推廣“兩菜一糧”種植模式作為農業振興的重要抓手。為確保新模式、新技術落地生根,積極引進先進種植技術,組建專業技術服務隊伍,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同時,組織村負責人、種植大戶等赴肥城及周邊兄弟鄉鎮參觀學習,借鑒先進經驗,拓寬發展思路。荷柳村種植戶李剛在肥城桃源鎮考察完小拱棚種植技術后,將其應用于西蘭花種植中,有效解決了早春晝夜溫差大導致傷苗的問題,實現了良好的保溫保濕效果,為西蘭花的優質高產奠定了基礎。
下一步,鄉飲鄉將繼續加大“兩菜一糧”種植模式推廣力度,探索“黨支部+一塊田”的示范引領模式,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打造一批高標準示范田,以點帶面,激發農民參與積極性;持續強化現代農業技術應用,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出效益,增強農民種植信心,讓“兩菜一糧”種植模式成為鄉村振興的有力引擎。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