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報隱患,小獎勵撬動大安全 肥城市應急局畫好安全生產“同心圓”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張智凱 審核 王天姿)走進山東魯岳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的車間廠房,張貼在設備旁的掃碼報隱患流程示意圖格外醒目。近日,一張張掃碼報隱患流程示意圖出現在肥城市各企業的設備旁,一條從“被動應對”到“主動防御”的安全生產轉型之路正在鋪展。
“只要發現隱患,用手機掃碼上傳,既能消除風險又能獲得獎勵。”山東魯岳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操作工王先生通過企業安全管理平臺,上報了一處法蘭跨接隱患。這種“隱患隨手拍”場景,正是肥城市應急管理局推動建立的“企業化員工報告監督”機制縮影。
據肥城市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介紹,該局落實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構建“全員參與、全程閉環、全域覆蓋”的隱患報告長效機制,明確“三步走”工作思路——以治本攻堅行動為主線抓統籌,以精準宣教為抓手強根基,以典型案例為導向促深化。
要說誰最了解安全隱患?離得近也就看得清,各企業員工無疑是離安全隱患最近的人。翻閱山東石橫特鋼集團有限公司的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臺賬,2023年10月,1名員工發現鋼架傳輸軸細小裂紋,及時報告,避免了企業發生大的安全事故,該公司給予報告人2萬元的獎勵。2024年,山東泰西水泥有限公司熟料車間工人王玉寶下班時,發現原煤下料口收塵罩變形下垂,就隨手拍下將這個隱患報告給了車間主任,第二天公司直接獎勵200元。“因為發現一個隱患獎勵我,這比多發了一個月的工資還要高興。”王玉寶說。
肥城市應急管理局還建議企業區分獎勵標準,推動企業安全管理部門對事故隱患打分評級,根據不同的情形,按照非巡檢范圍與巡檢范圍不一樣、風險高低不一樣、夜間與白天不一樣、惡劣天氣與正常天氣不一樣、處置難易不一樣、高處與低處不一樣“六個不一樣”制定獎勵標準。
望著燈火通明的車間,山東瑞福鋰業有限公司安全總監李友清算起了“兩本賬”:“去年投入的十余萬元隱患報告長效機制獎勵資金,發動全廠上下多形式、多渠道推進事故隱患內部報告,避免的設備故障損失估算超過百萬元,這筆經濟賬真是太劃算了。”
目前,肥城市已有多家企業建立屬于自己的長效機制,累計治理隱患3747項,發放獎勵30余萬元。隨著協調聯動長效機制的不斷深化建設,肥城市正將這項機制延伸覆蓋至更廣領域。
肥城市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朱國表示:“我們將繼續完善多方聯動、數智賦能的工作體系,讓全市生產經營單位一線員工人人爭做‘安全員’,讓管理者聞‘哨’則喜、循‘哨’而行,全力筑牢安全生產‘底板’,構筑堅不可摧的群眾安全防線。”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