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中心醫院介入放射科——身披鉛衣 書寫新時代醫者華章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邢季萌 審核 陳茂榮)在泰安市中心醫院,有一群特殊的“戰士”——他們與時間賽跑,與鉛衣為伴,用專業與溫情筑起生命的防線。這群“戰士”,就是介入放射科醫護人員。
作為積極踐行醫院新時代文化建設的先鋒,介入放射科以“服務、效率、人文”為核心,將“以臨床為中心、以患者為中心”的理念融入血脈,在全心全意守護患者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奮斗中,詮釋著醫者的奉獻與擔當。
鉛衣為甲,血肉之軀筑起健康防線
“穿上鉛衣,就像扛起一份生命的重量。”這是介入放射科醫護人員共同的心聲。鉛衣、鉛眼鏡、鉛圍脖……全副武裝的重量超過20斤,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下,汗水浸透衣衫是常態。“一臺復雜手術要站四五個小時,脫下鉛衣時,衣服能擰出水來。”護士長陳玉琳說。
年均完成手術12000余臺,單日最高50余臺——忙碌,是介入放射科的“代名詞”。從冠狀動脈成形術、再通術到腦動脈取栓,從腫瘤介入治療到消化道大出血栓塞,科室搭建起多學科協作平臺,為30余個臨床科室提供技術支持。

?
今年2月16日,年逾六旬的陳先生在公園突發心臟驟停,后被送往泰安市中心醫院。造影顯示,陳先生左主干末段閉塞、右冠脈近段閉塞,病情十分危險。介入放射科配合心內科、重癥醫學科組成“救心鐵三角”,在ECMO支持下實施了冠脈藥物球囊擴張術,歷經2小時鏖戰,患者閉塞血管再通。患者血流恢復的瞬間,所有醫護人員長舒了一口氣。
為應對突發急救,介入放射科實行“7×24小時”三級值班、聽班制度,一線值班、二線、三線醫護人員隨時待命。“只要臨床有需求,手術臺永不熄燈!”介入放射科主任孟慶民的話語,正是介入放射科對患者最堅定的承諾。
某天深夜,年逾五旬的聶女士因子宮全切術后大出血轉入介入放射科。面對生命垂危的患者,介入放射科值班人員來不及穿戴全套鉛衣,冒著輻射風險沖上手術臺。在介入放射科技師的協助下,主刀醫師雙手精準操作導管,最終成功封堵出血點,將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看到患者大出血被止住,生命體征逐漸恢復平穩,醫護人員都忘記自己沒穿鉛衣,“只覺得救回了一條命,值了。”樸實的話語,彰顯了醫者的擔當。
剛柔并濟,人文之光溫暖醫療底色
介入放射科不僅有嚴陣以待的醫療團隊,更有濃濃的人文關懷。在介入放射科,每個同事之間相關理解關照,在愛與奉獻中堅守初心,綻放溫暖。為緩解醫護人員的身心壓力,科室列出了一套“關愛清單”,實行彈性排班制,哺乳期護士可延遲到崗、員工生日優先排休、暑期開設“親子陪伴日”……這些暖心的舉措,讓每一個介入放射科的醫護人員都倍感欣慰。

?
“介入放射科醫護人員一方面要面對輻射風險,另一方面要守護患者平安,我們無所畏懼。”介入放射科帶教老師于兆建表示,正是科室溫暖的關懷,讓每一位醫護人員又充滿干勁,堅定選擇介入放射科服務患者的決心。
為了讓患者對介入手術不再焦慮,介入放射科創新工作方式,將介入手術科普及術后注意事項等制成二維碼張貼在科室走廊,讓患者及其家屬掃一掃即可了解介入手術全流程。除此之外,鑒于介入手術節奏緊迫,往往需要患者提前排隊等待手術,同時加上隨時可能有急危重癥患者需要搶救這一情況,介入放射科開設了綠色通道,以服務急癥患者優先,所有手術室都可以及時協調,以確保急癥患者安全。面對家屬的焦慮與質疑,醫護團隊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贏得了患者及其家屬的支持與理解,鑄就了和諧的醫患關系。
在介入放射科,文化建設不是標語,是每一次弓腰操作的專注,也是每一句對患者的輕聲安慰,更是每一滴浸透鉛衣的汗水。“我們追求五個滿意——社會滿意、患者滿意、醫院滿意、科室滿意、員工滿意。唯有心懷大愛,方能不負生命相托。”孟慶民說。伴隨著新時代醫院文化建設的推進,新時代醫者精神在介入放射科綻放出最動人的光芒。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