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姐妹握好愛的“接力棒” 孝老愛親傳佳話
“百善孝為先”,是社會的呼喚,也是家風的傳承。在泰山區徐家樓街道前灌社區,三姐妹范廣美、范廣菊、范廣麗,為照顧病在床榻的母親,分工協作,開啟愛的接力,用朝夕相伴、日復一日的點點滴滴,詮釋著孝老愛親的贊歌。

?
范廣美、范廣菊、范廣麗的母親已92歲高齡,數年前因中風偏癱,左側身體失去行動能力。歲月與疾病的雙重侵襲,讓老人完全喪失了自理能力,24小時離不開他人照料。面對這樣的困境,三姐妹沒有絲毫猶豫,聚在一起細致商量,依據各自的生活和工作情況,自覺地分配好時間,開啟了輪流照顧母親的“接力賽”。

?
大姐時間相對充裕,便主動承擔起了白天的大部分照料工作;二姐工作較為規律,負責傍晚到深夜的時段;小妹毅然扛起了深夜到清晨的重任。三姐妹的這份默契與擔當,讓母親時刻都能感受到女兒們的悉心呵護。

?
生活中的點滴細節,三姐妹都格外用心。到了飯點,三姐妹依據老人的口味與身體狀況,精心烹制營養豐富又軟爛易嚼的飯菜。每晚,三姐妹都會打來熱水,用手試好水溫,輕輕抬起老人的腳放入水中,仔細清洗,還會為老人按摩腳部穴位,促進血液循環。
在三姐妹的記憶中,母親從來都是干凈整潔的,對自己的形象格外注重。如今老人無法自理,三姐妹也將母親的習慣延續了下來,定期為老人洗澡,挑選干凈舒適的衣服為老人換上。哪怕老人多數時間只能躺在床上,三姐妹也會時常為她梳理頭發,讓老人時刻保持著整潔的形象。在她們的精心照料下,老人雖然身體患病,但依然如同年輕時一樣干凈清爽。
精神陪伴同樣不可或缺。老人年輕時性格要強且十分講究,生病后,身體的不便使得她心情極易煩躁。對此三姐妹十分理解,為哄老人開心,每天不管多忙多累,都會抽出時間坐在母親身邊,陪她嘮嘮家常,聊聊過去的趣事,分享生活中的點滴新鮮事。三姐妹還專門給母親配備了一部手機,耐心地教老人如何刷短視頻。老人看著手機里有趣的畫面,常常會忍不住笑出聲來,精神狀態也明顯好了許多。看到母親的變化,三姐妹滿是欣慰,常常陪母親一起看視頻,在溫馨的互動中,一家人的感情愈發深厚。
行孝并不難,難的是百倍的耐心、細心和日復一日的堅持。夜晚對三姐妹來說,往往是最熬人的時候。老人晚上需要起夜4到6次,每次都需要人陪同,但三姐妹沒有絲毫怨言。她們總是說:“小時候,娘就是這樣沒日沒夜地照顧我們。在那個艱苦的年代,把我們撫養成人是多么不容易,娘吃了那么多苦,現在該享福了,身體卻垮了。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不盡心盡責,一定要讓娘的晚年幸福。”
在這個家庭中,孝道化作了日常生活中無數溫暖而具體的行動。三姐妹的故事,也像一股暖流,在社區中緩緩流淌。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到身邊的老年人,加入到關愛老人的行列中。社區里時常能看到年輕人主動幫助老人提重物、陪老人聊天的溫馨場景,尊老、愛老、敬老的風尚在社區中愈發濃厚。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 李皓若 審核 聶艷艷】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