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末,我市春耕備耕貸款余額25.44億元,同比增長25.02%——聚金融“春雨” 潤春耕良田
蘇婷驚蟄雷動,春耕破土,千山潤色。
3月,春管、春耕、春種進入了繁忙階段,泰汶大地上,正徐徐展開美麗動人的“春耕畫卷”。在春耕繁忙中,一場場金融“春雨”滋養春苗。
針對春耕備耕信貸資金需求廣、時間緊的特點,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泰安監管分局指導全市銀行保險機構貫徹中央農村會議精神,把準金融服務賦能鄉村全面振興發力點,抓好金融服務春耕備耕重點領域金融服務,保障春季農業生產有序推進。據統計,我市銀行機構今年以來累計發放春耕備耕貸款金額16億元,同比增長17.5%;截至2月末,春耕備耕貸款余額25.44億元,同比增長25.02%。
創新產品 各展所能“引甘霖”
金融支持春耕備耕,要順應農時、提早發力。春耕生產有序開展,泰安銀行已提前組建金融服務小隊,讓更多金融活水觸達“最后一公里”。
東平縣農戶任廣元種植的小麥和玉米品質好,銷路不愁,想擴大大棚的種植規模卻苦于沒有資金。“我也沒在銀行辦過貸款,是一點經驗也沒有,現在想用錢了,不知道貸款能多久辦下來。”一提起貸款,任廣元愁容滿面。
在前期走訪中,泰安銀行東平州城支行的客戶經理鄭曉霞得知了任廣元的困境,主動上門服務,向他推薦了魯擔惠農貸。“這個貸款手續簡便,利率低,而且審批很快,你放心,不會耽誤您用款的!”小鄭反復向任廣元解釋道。
“沒想到才3天,15萬貸款就下來了。多虧了這個魯擔惠農貸,有了這筆錢,新建大棚,今年春耕幫了我大忙了!”趕在交付大棚材料款要求的時限之前,任廣元拿到貸款,半個月后如期對大棚進行了擴建。
春暖花開,正值農時,泰安銀行積極支持春耕備播,針對春耕備播“農時短、需求急”的特點,搶先抓早,提前部署各項工作,優化資源配置,持續提升服務質效,為春耕備播保駕護航。截至目前,泰安銀行累計投放春耕備耕貸款超5億元,惠及農戶400余戶,有效支持春耕備播工作。
近年來,泰安銀行為滿足春耕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更好地服務農戶經營主體,解決農戶擔保難、抵押難的問題,不斷創新業務模式,豐富產品體系,結合所在區域特色產業集群和優勢地域農產品,圍繞糧食、大豆、蔬菜、果業、畜產品、水產品等優勢特色產業,針對農戶生產經營特點,量身定制特色金融產品,目前涉農產品已達10余種。
多方聯動 下好合力富農“一盤棋”
一年之計在于春,農業生產安全乃新春開局頭等大事。
走訪中記者發現,手機種田、掌上育苗等智慧化農業技術令人眼前一亮,讓春耕盡顯科技范,科技興農取得新成效。
東平縣種植大戶劉善對此深有感觸:“在農商銀行APP上一點,貸款就到賬了,有了這筆及時雨,今年的收成穩了!”據了解,劉善主要種植小麥和玉米,承包土地達240畝。春節過后,正值小麥施肥、施藥的關鍵時期,擴大種植規模和農資采購急需流動資金。東平農商銀行工作人員在得知需求后迅速響應,主動上門服務,幫助劉先生通過線上渠道順利獲得20萬元貸款。
“人勤春來早,春耕正當時”。當前正處于春耕備耕的重要階段,東平農商銀行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聚焦春耕企業、農資經營戶、種植合作社和廣大農戶的融資需求,強化金融供給,切實解決各類農業經營主體的資金短缺問題。截至目前,該行涉農貸款余額52.36億元,同比增加1.16億元,其中糧食重點領域貸款余額4.66億元,同比增加0.89億元。
同時,東平農商銀行扎實推進網格化營銷,借助智慧營銷系統,依托“四張清單”建設,通過深入沿街商鋪、市場,配備專屬客戶經理,走訪農戶、農資經銷商等群體,實現“定格、定人、定責”,全面掌握轄區客戶春耕信貸需求。截至目前,四張清單有效對接率86.83%、基礎信息完善率61.71%。
早字當頭 重點領域輸送“及時雨”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農業保險是穩產保供的“壓艙石”。
為保障小麥生產安全,中華聯合財險泰安中心支公司早行動、早上門,把農業保險服務送至田間地頭,助力保全保足中央政策性小麥種植保險,為保障農戶全年糧食豐收打好基礎。
初春時節,我市部分地區小麥受災,類型主要以旱災為主,部分小麥是因澆灌返青水過早造成的二次凍害。位置集中在泰山區天寶鎮黃道溝村、黃石崖村,岱岳區滿莊鎮林家安鋪村、灌莊村等地,損失面積約1400畝。中華聯合財險泰安中心支公司立即安排,由分管負責人帶領農業專家、縣區經理奔赴各縣區鄉鎮,進行田間實地查看受災情況,通過觀察小麥的根系活力、莖葉數量、顏色、及病蟲害情況等,判斷是否受災;統計單位面積的存活苗數、分蘗數等,評估受災情況。
針對小麥受災情況,該公司印制并發放小麥早春管理技術明白紙,積極邀請技術部門聯合組成技術幫扶團隊、對冬小麥災后復壯,現場實施指導農戶抗旱,并對不同地塊后期可能出現的災情分別提出技術意見建議,針對性地組織災害防治培訓,提供受災地塊灌溉技術指導、施肥管理建議和病蟲害防治要點,進行農業作物風險減量管理,有效降低災害損失。
做好春耕備耕工作,是糧食豐收的重要前提。春耕是檢驗金融服務“三農”能力的一場大考,我市各級金融機構將積極創新產品和服務供給,深化支持實體經濟和產業的能力,為增強農業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穩定性貢獻更多金融智慧。放眼全市,金融“活水”奔涌,為田間地頭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堅定了今年廣大糧農多種田、奪豐收的信心。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蘇婷 審核 陳茂榮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