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國內 > 正文
  • 健全城鄉基層治理體系,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陜西繪就基層善治新圖景

      

      西安市蓮湖區環城西路街道五一社區組織社區群眾共度元宵佳節(資料照片)。 記者 梁易煒攝

      “有啥事在微信群里說一聲,‘紅色物業’管家馬上就回復,解決問題比以前快了,還有電話回訪。這樣的貼心服務,大家都很滿意。”3月4日,提起小區服務的新變化,西安市臨潼區秦陵街道新村社區匯邦上東城小區居民王麗說。

      把支部建在小區里,將黨建引領融入小區治理,讓物業服務更貼心,是陜西不斷解鎖基層善治“密碼”的一個縮影。

      一年來,陜西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改革之舉、創新之策抓黨建、強引領、優治理,不斷健全城鄉基層治理體系,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全省各類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達97.6%。如今,在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的引領下,三秦大地黨員干部積極主動為民辦事服務,群眾積極參與協商議事,一幅和諧有序的基層治理新圖景正徐徐展開。

      黨建賦能

      讓基層治理觸角延伸到“末梢”

      為提升小區宜居系數和居民幸福感,匯邦上東城小區積極響應臨潼區探索打造“黨建+物業”模式的號召,整合多方力量融入“紅色物業”服務體系,著力解決小區管理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問題。

      “為了讓‘紅色物業’小區建設干有標準、評有依據,我們細化了‘紅色物業’規范標準,明確了黨建工作、物業服務、黨建聯建3個體系37項操作規范。”匯邦上東城小區物業經理雷萍告訴記者。

      “我們發揮黨組織的核心作用,全力推動基層各項工作再細化、再創新、再優化。”臨潼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委副書記陳新宇介紹,截至目前,臨潼區35家物業服務企業實現黨組織覆蓋率100%。同時,累計創建“紅色物業”小區41個、培育“紅色物業”企業7個、發展“紅色物業”志愿者960名,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觸角延伸到“末梢”。

      基層黨組織是聯系黨和群眾的紐帶,擔負著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任務。

      “我們堅持把黨組織建在最前沿。縱向上,成立小區黨支部、推選紅色樓棟長;橫向上,嵌入社會組織、經營主體,實現小區、巷道、商區組織體系全覆蓋。”榆林市榆陽區新明樓街道三官會社區黨總支書記石瑛說,目前,社區已建成黨建文化廣場、小區黨群驛站、先鋒庭院等一批“家門口”服務陣地,并創新推出“五色”服務,為社區治理增動力,讓社區服務更暖心。

      把更多資源下沉到基層,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我省充分發揮黨建聯席會議制度作用,建立市、縣兩級班子成員包聯街道社區和城市基層黨建“書記項目”制度,實行街道社區與駐地單位黨建工作“雙考雙評”,推進街道社區黨建與單位黨建、行業黨建互聯互動,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干部到社區“雙報到”,全省68.9萬名黨員干部常態化參與社區治理。

      織密網格

      搭建服務群眾“連心橋”

      位于銅川市新區咸豐路街道的錦園社區是銅川最大的保障性住房社區,區域面積1.8平方公里,居住著6804戶1.59萬人。轄區人口復雜多元、治理難度大。

      “對社區來說,要讓不同背景、不同訴求的居民在社區獲得認同感和歸屬感。”錦園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王夢辰說,“為此,我們實行‘社區總網格+小區大網格+樓棟中網格+單元微網格’精細化管理,整合轄區資源,做到大家的事情大家議、大家的事情大家干。”

      據了解,錦園社區還搭建起“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體系,把干事有能力、服務有熱情的黨員選拔出來擔任網格黨支部書記兼網格長,組建由網格員、片警、物業人員、黨員志愿者、居民代表參與的紅色服務隊,使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全面貫穿于社區服務提升中。

      為了更好服務群眾,錦園社區圍繞居民需求“是什么”、轄區資源“有什么”、社區干部“干什么”,列出需求清單、資源清單、服務清單“三張清單”,實行網上接單、網格收單、社區派單、上門辦理,做到1分鐘接單、半小時到場、一般問題1小時解決、復雜問題半天內形成解決方案。“2024年以來,社區共處理各類訴求232件。”王夢辰說。

      延安市寶塔區橋溝街道東苑社區東苑小區建于1997年,是延安城區最早的安居小區之一,17棟樓里居住著742戶居民。

      2021年起,“黨建+網格”工作模式在橋溝街道推行,東苑小區被劃分為3個網格,每個網格覆蓋5棟樓至6棟樓,配備一名網格長,實現社情民意聯絡、特殊人群服務等精細化治理。同時,社區在網格開展“黨旗飄樓棟服務百姓家”活動,在單元樓棟公開樓棟長、黨員中心戶等。黨員在小區亮身份、認領微崗位微心愿,起到示范帶動作用,接受群眾監督,為小區治理注入活力。

      用“小網格”撬動“大治理”,搭建服務群眾“連心橋”。目前,我省已健全村(社區)黨組織網格化管理服務體系,共劃分網格22.94萬個,配備網格員36.58萬人,網格化服務管理覆蓋率100%。

      群眾參與

      構建基層治理新格局

      “鎮上開展的‘嶺上夜話’活動太好了。去年9月,我反映了樓頂安裝光伏設施破壞了屋頂,有漏水隱患。沒想到,很快相關企業就來修好了。”談起“嶺上夜話”活動,嵐皋縣孟石嶺鎮田壩村睦鄰之家安置點搬遷戶張安玖說。

      “‘嶺上夜話’活動是我們創新的一種基層治理方式,由黨員干部、政法干警、網格員、調解員、志愿者組成宣講組,深入村組院落和群眾拉家常、講政策、聽建議、話發展,讓干部說法說政策、群眾說事說心聲,大事要事大伙兒協商。”孟石嶺鎮政法委員祝振兵說。

      田壩村黨支部書記張介告訴記者:“自‘嶺上夜話’活動開展以來,對村民反映的安置點出行照明不足、供水不足等問題,我們及時增裝了路燈、整修了水渠,受到群眾好評。村委會平均每年處理矛盾糾紛七八起。”

      群眾現場提需求,干部現場“接單”解決。在“嶺上夜話”活動中,鎮村干部和群眾圍坐一起,共商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等事宜。兩年來,孟石嶺鎮共開展“嶺上夜話”活動320余場次,收集各類建議意見130余條,化解矛盾50余起,辦理民生實事30余件。

      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諦。近年來,我省健全常態化基層協商民主機制,印發《陜西省村級議事協商規范指南》,召開全省村級議事協商整體推進縣工作座談會,通過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把群眾緊緊團結在村黨組織周圍,培育出了一批接地氣、有溫度的基層治理試點縣(區)和示范村鎮,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藍田縣通過“楓橋經驗+呂氏鄉約”模式調動多領域、多層面的積極因素,構建起以“黨建引領+網格推動+鄉約傳承+綜合治理”為重點的社會治理新模式;城固縣大力推行“說事大院”項目,以“說明政策法律、說小矛盾糾紛、說轉干部作風、說通社情民意、說透村務管理、說清干群關系”為主要目標,在服務群眾上取得新成效……

      通過開展村級議事協商,我省基層群眾自治更加充滿活力,基層公共服務更加精準高效,基層治理體系不斷完善,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記者 屈荔鵬)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