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退”無憂,暢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鄭凱 通訊員 袁廣 審核 陳茂榮)“你們可幫了俺大忙,這下原合作社成員領取失業金就沒有身份問題了!”近日,辦完退社業務的合作社成員王先生在肥城市儀陽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窗口激動地說。這聲樸實的感謝,正是當地暢通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的一個生動縮影。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規定,每年1月1日至3月31日為法定農民專業合作的退社、入社備案登記期。實際情況中,合作社成員的退社需求常常與他們的切身利益緊密相連。比如,有的成員因年齡偏大、身體不便,需要申請公益性崗位;有的成員考入編制崗位,要調整勞動關系;還有的成員為了申領失業金,急需辦理相關手續。群眾的訴求豐富多樣且十分緊迫。
工作人員介紹,當地立足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實際,秉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則,以幫代辦服務為有力抓手,通過三項舉措實現“一次辦好”,全力確保成員能夠“進退無憂”。
流程前置,服務“走在需求前”。針對備案登記時效性強、材料復雜的痛點,當地積極主動靠前服務。提前通過村務公開欄、微信群等渠道發布備案公告,清晰明確時間節點與材料清單,做到政策早告知;梳理合作社登記材料模板,制定“一次性告知書”,防止群眾反復跑腿,實現材料早準備;組織窗口人員開展合作社業務知識專題學習,保證能夠精準解答政策、高效指導操作,達成人員早培訓。
服務下沉,“桃小美”上門解民憂。當地依托村級“桃小美”幫辦代辦隊伍,構建“街道—村”兩級聯動服務網。代辦員走村串戶,向群眾宣講退社流程、權益保障等政策,消除群眾心中的疑慮,做到政策入戶講;為行動不便的成員提供材料整理、電子簽名指導等上門服務,讓群眾“辦事不出村”,實現材料幫代收;設立合作社業務咨詢專線,確保疑難問題“隨時問、即時答”,做到問題實時答。
認證多選,線上線下“全暢通”。針對成員實名認證難題,創新推行“三辦”模式。當地優先引導成員使用“愛山東”App完成電子簽名,10分鐘即可在線提交,實現數據賦能“線上辦”;街道便民大廳設置專窗,提供材料核驗、現場認證“一站式”服務,讓成員可以就近選擇“現場辦”;對于重病、高齡等特殊群體,由幫辦員攜帶設備上門認證,實現服務“零距離”,做到特事特辦“上門辦”。
“合作社備案登記有期限,但為民服務無界限。”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將繼續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延伸幫代辦服務場景,探索“智能預審”“無感辦理”等數字化服務模式,推動政務服務從“能辦”向“好辦、快辦、暖心辦”升級。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