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爭當高質量充分就業排頭兵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就業優先政策,加大各類資金資源統籌支持力度,促進充分就業、提高就業質量。山東省勞動人事研究基地主任、青島大學勞動人事研究院院長、二級教授譚泓認為,山東作為人口大省、就業大省,要立足山東人力資源優勢,扎實推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省份建設,持續促進就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去年12月,山東發布《關于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實施意見》,把高質量充分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先目標,爭當高質量充分就業“排頭兵”。
重點群體穩,則就業大局穩。譚泓表示,山東高度重視構建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支持濟南、青島打造全國北方區域性就業聚集地,實施青年就業創業專項促進計劃,搭建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賦能平臺,探索“教培先行、崗位跟進”就業模式,引導退役軍人創新創業,完善“基本服務+特定幫扶+急難救助”三位一體精準就業援助體系。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加快構建技能導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譚泓建議,山東應完善企業技能人才工資分配制度,重點推動工資分配向關鍵崗位、生產一線和急需緊缺的技能人才傾斜。
山東高度重視構建就業優先政策協同體系,提出實施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和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高質量就業“3+2行動”,推動穩定工業經濟就業規模,擴大第三產業就業容量,增強農業就業吸引力。譚泓建議,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山東應當發揮國有企業就業引領作用和民營經濟就業主體作用,強化企業家職業領導力建設,讓堪當重任的企業家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譚泓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制定促進生育政策、發放育兒補貼等社會保障和服務政策,將對增強居民消費購買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提升社會治理效能等產生重要推動作用。建議山東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將更多財政資金投向就業、社會保障、教育、醫療等重點民生領域,提高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水平,更好增進民生福祉,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眾新聞·大眾日報記者 董方舟)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