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力量讓城市煥新生長
2025年春節假期后的首個工作日,成都市民李磊乘高鐵來到重慶。拎著行李箱,李磊走出沙坪壩火車站后,徑直走進位于龍湖重慶金沙天街的一家咖啡廳,與重慶客戶面對面交流。從出站到落座,全程僅用了幾分鐘,而在一個多小時前,李磊還在成都的家中。
發達的交通體系,人、產、城的高度融合,讓雙城便捷的生活方式從理想照進現實。這樣的場景,也是重慶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區”,全面加速TOD(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城市發展模式)綜合開發的生動體現。
2020年,重慶全面啟動軌道交通TOD綜合開發工作,建立了跨部門跨區域跨專業的推進機制,搭建了多方參與、合作共贏的開放平臺。這之后,由龍湖集團參與打造的金沙天街,在沙坪壩火車站上方開始營業,成為國內首個蓋在高鐵上的商業綜合體。
金沙天街“開街”后,生活在附近的居民劉嬌這樣描述她的日常:每天下班,在軌道交通沙坪壩站下車后,她就順路在商場買菜,晚飯后再步行去商場旁的戶外綠地遛狗、散步。每逢周末,她還能約上三五好友,到商場的電影院、小吃街休閑放松。
這一切,得益于重慶積極鼓勵引導民營企業參與城市更新帶來的改變。而這樣的改變,不僅發生在城市核心區,也發生在街道巷陌里。
剛過去的春節假期,位于重慶市江北區五里店街道鶯花巷的合作村青年國際社區,迎來大量游客。
這里原是長安機器廠舊建筑群,不少建筑和景觀曾因時間推移受到不同程度損壞,片區內曾雜草叢生、建筑外墻斑駁點點。
近年來,江北區聯合文化創意公司,在廣泛征求社區居民意見的基礎上,確定以“社區生活綜合體+青年活動中心”為主題,對合作村片區進行更新改造。改造后的合作村,不僅保留了20世紀50年代建筑的原貌和街巷肌理,還引入了餐飲、文創、藝術等新經濟業態,成為附近居民和外地游客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城市更新是一項系統性工程,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尤其是民營企業參與,不僅是促進城市內涵式提升的戰略選擇,也是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求。”合作村青年國際社區項目運營副總經理鄧世堯說。
在重慶,跟合作村青年國際社區一樣,從破舊社區蝶變為“網紅打卡地”的,還有不少。
九龍坡區謝家灣街道民主村社區的老舊樓棟穿“新衣”,管線“蜘蛛網”都下了地;南岸區南坪街道曾經的老舊社區后堡,如今咖啡館、火鍋店、書吧等特色小店點綴其間;渝中區戴家巷不再是山崖上的老舊居民區,而是變身為業態豐富、游人如織的嘉陵江畔城市“秀”帶……民營資本參與重慶城市更新、基層治理的故事,還未完待續。
市場化的機制、老百姓的認可,激發了民營企業投資城市更新項目的積極性,加速了重慶構建宜居、共享、可持續的城市發展空間的進程。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重慶實施城市更新試點示范項目295個,總投資約3682億元,成為促投資、穩增長、穩就業的重要支撐之一。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