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泰安聲音丨全國人大代表王川:“多方共付”模式為“一老一小”撐起“關愛保護傘”

?
“我們把醫療創新的火種帶到藏區,親身驗證了‘有希望的等待是幸福的’這一真諦。”去年8月,全國人大代表、山東財金健康集團腦病兒童公益救助中心主任王川重返西藏日喀則探望曾救助過的10名腦病藏族兒童,并帶領醫療團隊再次為50余名日喀則藏族腦病兒童提供義診服務。目睹更多孩子與家長重拾生活希望,王川坦言,這是他最為幸福的時刻。

?
自2019年12月以來,王川代表發起的“新的希望”全國腦病兒童公益救助項目如同一束光,照亮了腦病兒童前行的道路。他積極奔走,提出的腦病兒童救助“多方共付”模式得到有效實踐。截至目前,全國1500余名腦病兒童得到免費救助,為無數家庭帶去希望和溫暖。在今年全國人代會上,王川對如何推進弱勢群體高效救助進行深入調研思考,進一步深化了對“多方共付”模式的提議。
“我們咬定科技創新服務民生救助不放松,雖然面對技術、團隊、資金等各種壓力,但也讓更多腦病殘疾兒童和家庭的理想變為現實,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王川說。經過5年的實踐積累,他帶領團隊通過醫療科技創新突破了兒童腦病治療的難題,特別是協同諾萊醫學神經疾病首席專家田增民教授為核心的專家團隊,運用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的無框架機器人腦立體定向技術,攻克了腦病兒童傳統康復治療中的瓶頸。
“實現民生和公益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既需要科技創新引領,也離不開模式創新的持續推動。”今年全國人代會上,他提出的通過“多方共付”模式推進“一老一小”群體民生服務工作開展的建議旨在解決救助項目資金支持的短板問題。“‘一老一小’是關乎‘國之大者’的大事,也是我長期以來從事公益慈善和民生工程的重心。這個建議是對我過去兩年提出的‘多方共付’模式的延續和深化,我想努力為腦病兒童多做一點實事。”王川認為,相關部門應加強政策引導與激勵,建立或試點建立“多方共付”模式,形成監督與評估機制;要鼓勵“多方共付”模式先行先試,“圍繞黃河戰略、援疆援藏、東西協作等涉及鄉村振興和國家重大戰略的民生工程。各有關部門和國有企業應牽頭在政策和資金上重點支持;聚焦以區域為單位開展‘多方共赴’模式創新,依托殘聯、民政等部門打造更為精準的‘小而美’‘一老一小’民生項目;依托民政部門及慈善總會系統在公益慈善領域打造‘一老一小’公益慈善平臺,創新公益慈善基金募集和救助模式,為兒童撐起‘關愛保護傘’,讓老年人安享‘幸福夕陽紅’。”王川說。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 王玉 審核 王天姿】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