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泰山政情 > 正文
  • 黨報熱點丨春風浩蕩滿目新 智慧農機唱“主角”

      今年,全市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力爭達到92.7%以上

      春風浩蕩滿目新 智慧農機唱“主角”

      2月27日,全市春季農機化生產工作會議舉行。記者從會議上獲悉,2024年,全市農機總動力達到581.9萬千瓦,同比增加5.5萬千瓦。今年,全市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力爭達到92.7%以上。

      智能裝備引領農業產業升級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推動下,物聯網、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已融入農機化進程,新型農機裝備技術正在為“大農業”插上騰飛的翅膀。本次全市春季農機化生產工作會議總結交流經驗,分析形勢任務,研究部署2025年全市農機化工作。以智能裝備引領農業產業升級,是會議重點聚焦的一項內容。

      加快推進農機化發展,能夠有效彌補勞動力不足的短板,提高農業產業發展的規模化、標準化和專業化水平。“泰山番茄”是我市重點培育發展的產業,泰山番茄創新研究院種苗研發中心的建設,將引領我市番茄產業升級,打造“泰山番茄”這一金字招牌。與會人員觀摩了番茄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機械化播種、自動化運輸等設施農業發展情況。

      在種苗研發中心育苗溫室里,一株株番茄苗青翠欲滴、長勢喜人。自動化的噴水、施肥設備精準噴淋,既提升了種植能效,也節約了資源。育苗溫室里配備了AGV全自動運輸系統,智能小車在劃定的區域內“輾轉騰挪”,自動規劃行駛路線。“溫室內將配備10臺智能車輛,它們能自動完成移動、頂升等規定動作,甚至還能用于灌溉,大幅提升了蔬菜育苗環節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現場技術人員說,研發中心在全國首個將AGV全自動運輸系統運用于蔬菜育苗領域,將助力智慧農業發展。

      農機馳騁繪就好“豐”景

      隨著春耕備耕和春季田間管理工作的啟幕,我市春季農機化生產將逐步掀起熱潮。廣袤的田野上農機馳騁,繪就出一幅幅生機盎然的春耕備耕和春季田管圖景。

      在肥城市儀陽街道榮祥農機作業合作社,與會人員觀摩了合作社建設和春季農機化生產機具準備情況。“合作社有免耕播種機、噴灌機、無人植保機等60余臺農機裝備,流轉土地86.67公頃,托管土地246.67公頃,實現了主要作物耕、種、管、收、運等方面的全程機械化。”合作社負責人冀榮祥介紹,他們將進一步發揮“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新型服務模式的作用,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在肥城市安駕莊鎮朱家顏子村高標準農田,與會人員觀摩了春季麥田管理情況。“這款巡田機器人既可以遙控,也可以自主駕駛,能夠根據設定的路線,定時巡田,將田間氣象、土壤墑情以及農田圖像數據實時回傳。莊稼長得如何?土里缺啥?管理人員通過手機就能輕松查看。”山東農大農學院副教授陳國慶說,有了農業機器人助力,農業生產插上了智慧翅膀。

      “農機裝備對農業生產的作用太大了,比如我們購買的這款高精量播種機播種,一畝地的種子用量是28斤,比普通播種機少用七八斤種子,并具備土地鎮壓等多種功能,工作效率很高。”朱家顏子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杜均濤說,一名農機手使用這種先進播種裝備,一天可以輕松完成13公頃土地的播種工作。“通過現場觀摩,農業從業者既交流了春耕備耕經驗,也學習了智慧農業發展理念,收獲頗豐。”與會人員說。

      全市農機總動力

      達到581.9萬千瓦

      農業生產,農機先行。我市高度重視農機化工作,2024年,全市各級農機部門圍繞“兩全兩高”農機化發展目標,以持續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轉型升級為主線,以規范執行農機購置、報廢更新補貼政策為抓手,以強化農機服務能力提升為重點,扎實工作,砥礪奮進,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農機裝備結構持續優化。2024年,全市落實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17億元,補貼機具1.68萬臺,受益農戶近1.14萬戶;落實報廢更新超長期特別國債2154萬元,報廢更新機具2434臺(套)。全市農機總動力達到581.9萬千瓦,同比增加5.5萬千瓦。

      農機作業水平不斷提升。我市組織開展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和“兩全兩高”農業機械化示范創建,補短板、強弱項,全力推進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同時,我市農機作業服務由傳統種植業向畜牧養殖、水產養殖、設施種植、農產品初加工等領域不斷拓展。

      農機科技推廣成效顯著。我市大力推動高效智能綠色機械的推廣應用,2024年全年舉辦各類現場會、演示會30余場次;承辦全省“三秋”生產農機化技術推廣“田間日”活動,促進農機、農藝深度融合;承辦全省糧油作物單產提升機械化關鍵技術推進會,開展常態化糧油單產提升專題培訓,累計培訓人員1000余人次;承辦全省小麥、玉米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活動。

      “從傳統的‘鎬鋤鐮犁’到如今的‘金戈鐵馬’,從昔日的‘人畜勞作’到現在的‘無人化農場’,從以往的‘面朝黃土背朝天’到當前的‘面朝屏幕背靠數據’,在農業現代化過程中,農機裝備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市農業經濟發展服務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李崢表示,當前,我市農機化發展又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農業生產已全面進入以農機作業為主的新階段,農機化滲透到農業生產的方方面面。今年,我市農機部門將以服務現代農業發展為目標,以推進“兩全兩高”農業機械化發展為抓手,聚焦農機裝備提檔升級、農機推廣高質高效、為農服務創新創優、行業保障從細從實,開拓創新、奮力爭先,持續推動農機事業高質量發展。2025年,全市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力爭達到92.7%以上。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 鄭凱 審核 陳茂榮】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