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多學科聯合會診,成功搶救心臟驟停患者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于冰冰 通訊員 劉巖 審核 王天姿)多學科綜合診療模式(MDT)對于危重疑難患者的診療優勢越來越明顯,通過多學科專家的共同討論,不僅提高了疾病的診治水平,還促進了各科室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為臨床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也為患者提供了更加科學、規范的治療方案。
近日,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再次上演了一場與死神賽跑的“生命之戰”,經過急診重癥醫學部、心內科及多學科醫護團隊的聯合診治,以快速的應急綜合救治能力、精湛的醫療技術,成功救治了一名急性心肌梗死并心臟驟停、急性心力衰竭、硬膜下血腫、股骨頸骨折(左側)的危重癥患者。
74歲的李女士因憋喘半天,被家屬送至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心內一科門診就診,接診醫生當即啟動急性胸痛的救治流程,進行心電圖、腦鈉肽、心梗三聯等初步檢查。結合病史,接診醫生診斷患者為急性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力衰竭(泵衰竭)、硬膜下血腫、左側股骨頸骨折、肺部感染。患者被收入心內科監護病房后,醫生進行糾正憋喘改善心功能等綜合治療,并請神經外科會診協助治療。
救治期間,患者突發意識喪失、全身抽搐,心電監護顯示其心室顫動。針對此情況,值班醫師立即實施胸外心臟按壓和電除顫,非同步直流電復律成功,同時給予搶救藥物。持續搶救約3分鐘后,患者恢復自主竇性心率,血壓趨向好轉,意識逐漸清醒,經急診重癥醫學部緊急會診后立即轉入急診重癥監護病房。
患者血壓極其不穩定,合并心源性休克,病情十分危重。急診重癥醫學部主任魏傳義在全力救治患者的同時,緊急啟動多學科聯合診療,快速組建以急診重癥醫學部為主,心內科、心臟介入中心、神經外科、骨科等多學科為成員單位的聯合搶救小組。經討論,聯合搶救小組制定了治療方案,初步計劃先穩定患者血壓,保障心腦腎灌注,繼續明確憋喘病因,輔助治療預防硬膜下血腫并繼發腦出血,持續下肢骨牽引,預防下肢血栓形成,病情穩定后再擇期開通閉塞的冠狀動脈實現心肌再灌注,全力以赴搶救患者的生命。
由于患者年齡較大且合并多種疾病,病情危重,救治難度極大。會診專家反復討論救治方案,考慮到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并發癥危重,暫時不適宜心臟介入檢查治療和下肢手術治療,如患者病情加重,隨時會誘發心臟驟停。急診重癥醫護團隊在搶救同時,積極給予患者穩定血流動力學、平喘抗感染等藥物,糾正休克,改善冠脈循環,穩定心率,在患者病情允許且必要時再進行心臟介入等進一步檢查治療。
接下來的一周,在急診重癥醫學部醫護團隊與聯合救治小組的通力合作下,患者進行了對癥治療,血壓明顯回升,腦鈉肽和肌鈣蛋白明顯下降,病情逐步好轉,已轉診回到醫共體院區繼續進行康復治療。
據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變化快、死亡率極高,特別是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腦血管病、骨折等情況。近年來,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通過“國字號”胸痛中心建設,進一步提高了救治心臟驟停、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等急危重癥心梗患者的綜合能力。通過全面、常規開展多學科聯合診治,醫院不斷整合優質醫療資源,集中力量提高綜合救治能力和救治成功率,特別是急診重癥監護病房的規模及綜合實力全面提升,為復雜危重癥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更加堅強有力的保障。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