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橋和船”,切實做到“五個貫穿始終” ——三論學習貫徹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
以科學方法推進工作,是黨和國家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成功秘訣。毛澤東同志曾用橋和船作過形象的比喻:“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頓。”
在新時代的偉大變革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深化對改革規律的認識,形成了改革開放以來最豐富、最全面、最系統的改革方法論。2024年10月,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講求科學方法,處理好方方面面的關系;要善于運用科學的方法推進改革,系統布局、謀定而動。
推進泰安高質量發展,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猶如渡河,必須看清湍流漩渦,找到“橋和船”,才能順利抵達對岸。如何找到過河的“橋和船”?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明確提出,要提升思維、講究方法,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切實提高戰略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歷史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把“登高望遠、奮力爭先”貫穿始終、把“系統思維”貫穿始終、把“問題導向”貫穿始終、把“改革創新”貫穿始終、把“斗爭精神”貫穿始終。
“橋”是登高望遠的格局,“船”是奮力爭先的行動。
泰山巖巖,自古便凝結著登高望遠的基因。從“登泰山而小天下”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自強不息、攀登不止的精神滋養了一代代泰安人民。然而,曾幾何時,一種“靠山吃山”“八九不離十”小富即安的思想也逐漸抬頭,導致泰安在你追我趕的發展大潮中日益落后,一度在全省各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中陷入谷底。面對困境,2021 年底,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登高望遠、奮力爭先”的要求,再次激活了城市基因里的攀登精神,激發了自強不息、奮起直追的活力。
只有登高才能望遠。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強調,要“以‘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氣度和胸襟,始終把全局作為觀察和處理問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正是登高望遠,才讓我們看清發展大勢、搶抓歷史機遇,正視工業發展短板,先發制人布局未來產業,超前謀劃、先行推進新型工業化強市戰略。思路決定出路,態度決定速度。如果沒有“登高望遠、奮力爭先”,將不會有“儲能之都”“衛星互聯網之城”的美好前景;如果沒有“登高望遠、奮力爭先”,過度依賴煤炭、房地產和泰山門票收入的日子將會非常難過;如果沒有“登高望遠、奮力爭先”,泰安將在高質量發展大潮中踟躕不前,處于不進反退境地。
泰安的“橋”,是站在泰山之巔謀劃全局的視野;泰安的“船”,是以“進八爭五奔前三”的沖刺姿態破浪前行。我們必須繼續唱響“登高望遠、奮力爭先”主旋律,要看得遠,善于站在全國、全省看泰安位置,多做前瞻性思考,超前研究一些涉及全局的戰略性問題;要抓得準,面對一系列增量政策找準契合點、落腳點,把政策機遇實實在在變為落地的項目;要沖得快,從現在就緊起來、干起來,以奔跑的姿態向目標發起沖刺;要干得好,敢于同強的比、與勇的爭、跟快的賽,在激烈的競爭中不斷追趕超越。登高望遠、奮力爭先,是胸襟境界,是責任擔當,是勇往直前,成績來之不易,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下去。
“橋”是系統思維的合力,“船”是問題導向的篤定。
經濟社會體系是一個普遍聯系、多維多元的復雜系統,做好各項工作,必須堅持系統思維。系統思維就是要統籌兼顧、協調協作,善于“十個指頭彈鋼琴”。近年來,市委堅持系統思維,對重點工作任務進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在推進新型工業化和文旅改革等多方面進行統籌謀劃、整合資源、重塑體系,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全面起勢,文旅二次創業取得重大成果。得其法則事半功倍,不得法則事倍功半。當前,我們很多工作任務繁重、頭緒紛雜,牽一發而動全身,如何發力,從哪里入手,必須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用系統的思維抓落實。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把“系統思維”貫穿始終,就要抓好頂層設計。頂層設計在工程學中的本義是統籌考慮項目各層次和各要素,在最高層次上尋求問題的解決之道。做好頂層設計,要求我們從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高度整體謀劃發展之策,無論干什么工作都要有一個整體的設計、系統的謀劃,從發展的目標到重點任務,再到組織推進、過程管控、考核評價,都要有章可循、有的放矢。把“系統思維”貫穿始終,就要注重協同發力。協同就是攥指成拳、共贏發展。比如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頭號工程”中,我們突出產業協同、數字賦能、能源革命、金融助力、技改升級、物流增效,實現相互協作、合作共贏。在實踐中,各行各業跳出“一畝三分地”思維,把工作放到全局中去思考、去謀劃、去推進,把協同理念向更廣處延伸,才能匯聚合力、提高效率。把“系統思維”貫穿始終,就要在統籌兼顧上下功夫。干工作首先要有全局觀,對各種任務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又要優先解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突破帶動全局,在多重矛盾中求得動態的平衡。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高質量發展既要以系統思維謀布局,也要以問題導向落實子。發展的過程就是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哪里有問題就要向哪里發力,哪里發現了問題就是干工作的突破口。依賴上級推動、坐等解決辦法,再小的問題也難解決,直面矛盾、勇于擔當,才會想辦法去求解。面對泰安發展中的難題,市委引導全市各級樹立有解思維,以敢于正視問題、主動解決問題的擔當,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攻克體制機制上的弊端,激發了干事擔事的潛能,釋放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
把“問題導向”貫穿始終,就要跟著問題走,善于發現問題。要練就敏銳“嗅覺”,在日常細微處洞察異常,在數據波動、群眾反饋、工作卡頓中捕捉問題信號,在與時俱進轉變觀念中發現新問題。把“問題導向”貫穿始終,就要奔著問題去,科學分析問題。發現了問題就要分析和研究問題,面對各式各樣的問題,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善于抽絲剝繭、層層深入,從個性問題中尋找共性問題、從雜亂的問題中把握要害問題、從問題的趨向中洞悉問題的轉變。把“問題導向”貫穿始終,就要對著問題改,真正解決問題。妥善處理和解決問題是發現與分析問題的目的,要堅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有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什么問題突出就重點解決什么問題,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要緊盯不放、一抓到底。
“橋”是改革創新的銳氣,“船”是斗爭精神的擔當。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改革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根本動力。
改革創新就是要敢于突破常規、打破傳統,以新思維、新辦法解決發展中的新矛盾、新問題,以新的體制機制激發社會活力。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誰能搶占科技創新制高點,誰就將擁有新的戰略資本和戰略優勢;誰能以改革驅動創新、以創新引領發展,誰就能在未來競爭中牢牢掌握主動權。
把“改革創新”貫穿始終,要全方位推進。從經濟工作到社會事業,從生態文明到社會治理,各方面工作要想實現新突破、走在前列,都必須以改革的思維、創新的辦法加以謀劃推進,并貫穿事業發展的全過程,打造人人創新、事事創新、處處創新的良好生態。把“改革創新”貫穿始終,要把準小切口。改革創新既需要“大浪潮”,也離不開“小浪花”。要對接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篤定“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堅持將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有機結合,創新開展“微改革”,謀劃實施一系列切口小、落點準、見效快的“微改革”項目,辦成一批可感可及的好事實事。把“改革創新”貫穿始終,要把握好節奏。改革創新不能一蹴而就,要把握節奏、踏準節拍,既不能拖延,也不能搶跑。對看得清、拿得準的,要大膽試、大膽干,加快推進實施。對涉及面廣、情況復雜的,要多方學習外地經驗,細化相關政策措施,審慎穩妥推進。改革沒有局外人、旁觀者,廣大黨員干部要全身心投身改革,進而帶動廣大群眾支持改革、參與改革,形成攻堅克難的改革合力。
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是我們黨的鮮明品格。前進路上,沒有一帆風順,只有風雨兼程。實踐經驗告訴我們,發揚斗爭精神是我們破解難題、走出困境、奪取勝利的關鍵武器。當前,我市處在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節點,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挑戰,破解阻礙發展的“桎梏藩籬”,沒有一股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精氣神是不行的。
把“斗爭精神”貫穿始終,要堅定斗爭意志、錘煉良好作風。為官避事平生恥,發揚斗爭精神就是要敢于面對挑戰,遇到困難不退縮、不逃避,積極尋找解決方案。廣大黨員干部要發揚斗爭精神,與矛盾問題斗、與不正之風斗、與不良現象斗,摒棄“挑肥揀瘦”思想,迎難而上、敢于“揭榜”,接受挑戰、破解難題;摒棄“老好人”思想,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武器,不怕得罪人,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提醒幫助。把“斗爭精神”貫穿始終,要增強本領能力、提升斗爭實效。斗爭絕不是盲目蠻干,我們要有斗爭的勇氣,也要有斗爭的本領。我市高質量發展正在向一個新的高度攀升,我們的本領能力也要向新的高度攀升,要苦練內功,在學習實踐中強本領,在風吹浪打中壯筋骨,不斷提升組織動員能力、統籌協調能力、貫徹執行能力。還要強化法治思維和底線思維,運用法治意識和法治方式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從底線出發,有效防范和化解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
面對高質量發展長河,各級各部門單位要學深悟透“五個貫穿始終”的核心要義,找準方法論的“橋和船”,以科學思維促落實,用科學方法保成效,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新跨越。
未來已來,唯智者搭橋、勇者駕船,泰安,已在路上。
中華泰山網評論員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