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改造后的京杭運河泰安段通行效率提升 “黃金水道”持續流淌“黃金效益”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溫雯 審核 晁彤彤)二月,東平湖,船舶往來,激起一圈圈漣漪。
在泰安港老湖作業區的碼頭上,一艘艘貨船停靠碼頭。工作人員從2月14日開始向船上裝載瑞星尿素化肥,這些化肥共有1萬多噸,將被運往安徽、江蘇等地。萬噸“營養”下江南,助力當地春耕。去年年底,京杭運河泰安段航道“三改二”工程正式完工通航,水運通行能力由1000噸級提升到2000噸級,航道通航條件和通行效率大幅提升,船舶從泰安港出發,沿著京杭大運河一路南下,直達長江。

?
今年1月,首條3000噸級單機貨船靠泊泰安港彭集作業區,順利完成煤炭裝載離港發運,據了解,該貨船設計載重3250噸,滿載運輸效能相當于100輛汽車或一列54節標準火車運量。
“水路的運輸成本是公路運輸成本的1/7,是鐵路運輸成本的1/4,水運必然成為沿線企業運輸首選。”市交通運輸局港航鐵路機場服務中心港口科副科長史卜昕說,航道改造后,運輸成本進一步降低,以年度中轉量計算,采用2000噸級以上船舶運輸相比1000噸級船舶,每年直接節約運輸成本數千萬元。
由此,航道升級帶來雙贏效果,港口受益,企業也受益。
泰安港位于京杭運河與瓦日鐵路交匯點,鐵路聯通晉、陜、蒙、魯沿線大部分地區,水路經京杭運河輻射至長三角等經濟帶,公路連通濟廣、青蘭等多條高速以及國道105、國道220,交通樞紐作用明顯。

?
據不完全統計,僅今年首月,泰安港彭集作業區就迎來了86列煤炭專列,完成集疏運量52.4萬噸;老湖作業區發運建材、糧食、焦炭等10余種貨物,完成集疏運量12.5萬噸。全市港口集疏運量達到64.9萬噸,同比增長146%。
東平湖海通港務有限公司負責人梁久明對今年港口發運充滿信心,“年初,我們與江浙、兩湖、安徽等地客戶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訂單應接不暇。”
此次訂購瑞星尿素化肥的安徽輝隆農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直接受益于航道升級,公司氮肥部總經理解鵬說:“以前我們只能發800噸的船,2000噸的船來了以后,也只能裝1000噸,現在好了,直接裝2000噸,貨物的投送量直接加大,使我們下游客戶增加不少。”
船舶數量和噸位增加,使港口通航效率與安全管理面臨新挑戰,智慧化平臺的使用提供了應對方案。
在兗礦泰安港公鐵水聯運物流園的智慧生產中心,大屏上顯示著各項數據和情況。其中,人員定位系統可實時追蹤行動軌跡,鐵路信息化系統實現車輛定位和數量、噸位自動統計,設備和安健環管理已實現設備安全運行實時監測,無人機定時巡航,配電室巡檢機器人定時巡檢,鷹眼巡查實現園區全景監控,汽運、鐵路、航運管控平臺均實現自動識別、智慧調度、數據總覽等功能。

?
“智慧生產中心能夠實現生產設備遠程啟停、監視和數據采集,翻車機每小時最大可達12翻,堆取料機每小時最高堆煤量可達2800噸。”兗礦泰安港公鐵水聯運物流園負責人秦文峰介紹,目前,園區建成投用5個2000噸級碼頭泊位,已實現智能化管理和數字化運營,是山東省內智慧化程度最高的綜合性單體港口。
水運經濟是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一環,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恢復通航不到2個月,京杭運河泰安段航道“三改二”工程的經濟效益就已顯現,這讓各相關企業對今年港口發展信心十足。
今年,我市將進一步推進泰安港基礎設施升級改造,不斷培育和發展水運經濟,助力港產城深度融合發展,全力推動港興、產強、城旺,讓“黃金水道”持續流淌“黃金效益”。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