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提振消費“持久戰”
從人流如織的景區,到人頭攢動的餐廳,從節節攀高的電影票房,到刷新紀錄的春運客流……這個新春消費季,旺盛的人氣見證著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也刻畫出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活力。
消費,是當下經濟社會的一個熱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大力提振消費”作為2025年九大重點任務之首。從山東來看,無論是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重點抓好十個方面工作,還是此次召開全省提振消費工作大會,消費都是被“置頂”的首要任務。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根據世界銀行統計口徑,美、英、日等發達國家消費占GDP比重普遍在80%左右。而2023年,這一數字在中國僅為55.6%。另外,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大背景下,過度依賴外部市場的模式難以為繼,內需成為更可靠的動力。可以說,千方百計擴消費、全力以赴穩增長,絕非應對當下形勢的“權宜之計”,而是著眼未來發展的“長久之計”。將提振消費視為一場“持久戰”,以長期主義的視角把握大局、統籌全局,是我們必須深刻領悟的戰略清醒。
打好提振消費“持久戰”,在實際工作中,既要把握長遠,保持耐心和定力,也要抓住關鍵,通過一場場“攻堅戰”,集中力量解決突出問題。
消費是當前收入和未來收入預期的函數。消費者的腰包鼓了、預期穩了,消費能力和意愿自然就強了。一方面,進一步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扎實做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促進工資性收入合理增長,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推動居民收入穩定增長,才能讓消費更有底氣。另一方面,強化社會保障,更好滿足人們在養老、教育、醫療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托底緩解居民未來可能的支出風險,才能讓消費者心里更踏實。收入增長和制度保障雙管齊下,巨大的市場紅利才能更好釋放,內循環的第一動力才會更加強勁。
提振消費,不只事關“花錢”。硬幣的另一面,對應的是高品質的供給與創造。當前,消費市場正經歷深刻變革,從“有沒有”到“好不好”,消費者的要求變高了,自然也“倒逼”著市場擴容提質。一部《哪吒2》,生動的畫面、震撼的特效,帶領中國文化強勢出海;一場刀郎濟南演唱會,以經典的《沂蒙山小調》開場,演繹出“一票難求”的含金量。這何嘗不是在告訴我們,只要有好的創意、好的內容,又豈會找不到好的消費“入口”?
如果把提振消費當作一場馬拉松來跑,什么時候該“補給”,什么時候該“發力”,既是對體力的挑戰,也是對智慧的考驗。可以確定的是,跑下去,我們定將迎來更加廣闊美好的發展前景。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