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平陸運河施工現場塔吊林立 最高的超90米
平陸運河是我國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始于廣西南寧橫州市西津庫區平塘江口,經欽州市靈山縣陸屋鎮沿欽江進入北部灣,全長134.2公里,計劃2026年建成通航。建成后,將為我國西南地區開辟一條由西江干流向南入海的江海聯運大通道。眼下,平陸運河三大樞紐都已經進入混凝土澆筑高峰期,目前工程建設情況如何了?
總臺記者廖汨:我正在平陸運河第二座梯級樞紐企石樞紐的建設現場。此時此刻,建設者們正在抓緊時間對船閘主體進行混凝土澆筑。
船閘主體主要分為上閘首、閘室、下閘首三大部分。就在今天上午,船閘上閘首中墩的輸水廊道完成封頂,接下來就可以進行上部結構施工了。
企石樞紐可以說是平陸運河全線最具挑戰性的工程之一,為什么這么說?首先,結構形式復雜,有全線最復雜的輸水廊道,涉及“鵝頸段”、閥門井段施工。為了確保輸水廊道的穩固,項目團隊要把混凝土平整度嚴格控制在8毫米以內。他們利用BIM技術,也就是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提前介入模板設計,對異形段模板進行詳細監測,有效保證施工精度。
現場塔吊林立、密密麻麻,12萬平方米的船閘基坑內布設了29座大型塔吊,最高的超過90米。為避免這些塔吊在同時作業時發生碰撞,更要保障工人們的安全,項目在每臺塔吊上都應用了防碰撞系統和吊鉤可視化系統,相當于給操作師傅安上了“千里眼”和“順風耳”,可以實時監測塔吊運行狀態。
工程的澆筑方量很大,企石樞紐船閘混凝土澆筑量約249萬立方米,這些混凝土可以裝滿近千個國際標準游泳池。那么,這么大體積混凝土要如何高質量、高效率完成施工呢?首先生產方面,距離施工現場不遠的地方,有一座大型混凝土拌合工廠,占地7萬多平方米,相當于10個足球場大,擁有全亞洲最大的混凝土攪拌站,日生產混凝土能力為1.2萬立方米;同時,這里還引進了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強制式拌和機,全過程實時監控拌和流程,可以自動化、智慧化生產。
再來看施工工藝,這里有個長長的類似傳送帶的設施,叫多級膠帶機傳送布料系統,混凝土生產完成從拌和工廠運輸出來后,主要就是通過它運送到各個澆筑倉面,大大減少了混凝土運輸距離,比傳統布料機傳送效率快2至3倍,能夠實現混凝土的“遠距離精準投送”。吊罐和可前后移動、上下提升的布料機,可以讓效率“再提速”。
根據項目部提供的數據,截至2月13日,整個平陸運河項目累計完成船閘主體混凝土澆筑360多萬立方米,占船閘主體澆筑總量的62%。
平陸運河建成通航后,將直接開辟廣西及西南地區運距最短、最經濟、最便捷的通往東盟地區的通道,5000噸級江海直達船可從平陸運河直通我國沿海港口和東南亞主要港口,將為區域經濟注入新的活力,開啟通江達海新篇章。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