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山東 > 正文
  • 開屏見“好”|95歲老人捐百余條圍巾給山里娃!這份溫暖,她“織”了7年

      《開屏見“好”》欄目,聚焦山東好人好事,讓普通老百姓上封面、上開屏、上首屏,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身邊的榜樣”,講述精彩山東故事。

      每條圍巾用密封袋裝好,總共18條,然后打包交給快遞員……盡管已經95歲高齡,彭宜芬卻非常嫻熟地完成了整個過程。

      這是一個由毛線和毛衣針編織出的暖心故事。

      95歲的濟南老人彭宜芬,連續7年為鄉村兒童編織圍巾,總共捐出了100余條。一針一線間都蘊含著她滿滿的心意,圍巾編織點亮了她的晚年生活,也溫暖了鄉村孩子的心田。

      從2017年的20條,到2022年的32條,彭宜芬寄來的圍巾數量逐年增加,這份堅持也已跨越7個年頭。她也因此有了一個愛心稱呼“圍巾奶奶”。

      一團紅毛線,兩根毛衣針,這是彭宜芬織圍巾的全部工具和物料;每天半小時到一個小時,是她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光。

      平日里,她都是一邊哼著小曲,一邊編織。家人感受到她發自內心的開心,所以這份愛心行動,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女兒負責選購優質毛線,兒子兒媳負責聯系送圍巾的相關事宜。在這個小小的家庭里,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為這份愛心添磚加瓦。

      “圍巾奶奶”又寄來圍巾了!每年歲末年初,彭宜芬編織的這份溫暖由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編輯部傳遞。彭宜芬很低調,在寄出的圍巾上,她從不署名,只愿以“濟南的一名小老太”自稱。

      據彭宜芬講述,2013年,她開始織圍巾。最初她在老年公寓住過一段時間,學會了織毛衣,織好了就送給老年公寓的鄰居、朋友、親戚等,后來她聽說福利院的孩子需要,便每年把織好的圍巾捐到福利院,她的愛心之路也就由此開啟。

      彭宜芬回憶,2017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看到齊魯晚報上刊登的寒冬送暖“針心針意”活動的倡議。于是,她毫不猶豫報了名,成為一名愛心編織者。

      從那以后,每年冬天,她都會為孩子們編織圍巾。在包裹中,她都會附上一封署名為“濟南的一名小老太”的手寫信。除了鼓勵孩子的話,她還會向參與的志愿者和組織方表達感謝。

      今年過年前,愛心包裹中還有額外的2400元現金,彭宜芬說,這是她第一次為孩子們捐款,也是看到壹點公益“壹起成長”活動的報道想到的。

      “一兩千塊錢雖不是太多,但對于孩子們來說,卻能幫助他們解決大難題。”彭宜芬說,自己年輕的時候忙于工作,很少有機會參與類似活動,這次也算了卻自己年輕時的心愿。

      每天下午,彭宜芬坐在沙發上,都會拿起毛線,織上一會。95歲的彭宜芬眼不花、手不抖,毛衣針在她手中靈活跳躍。

      圍巾是否繼續織下去,彭宜芬有點猶豫,“現在生活條件都好了,娃娃們還需要嗎?”

      “需要,當然需要了,我們最近去的山村小學,孩子們收到圍巾可開心了,說可暖和了。”記者回答道。

      “那我沒有什么可猶豫的,只要身體允許,肯定會一直織下去!”她一邊說一邊拿起沙發上的圍巾繼續織起來,為2025年寒冬送暖活動開始準備!

      (大眾新聞·齊魯壹點記者王倩 徐曉磊 劉桂斌大眾新聞編輯 劉憲偉 設計 呂文佳)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