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里的年味兒丨曹州布鞋上新 非遺技藝“蛇”來運轉
編者按: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承載著無數的文化記憶與情感寄托。從古老的剪紙藝術到熱鬧的舞龍舞獅,從精致的糖畫制作到傳統的廟會民俗,每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都與過年的習俗緊密相連,為春節增添了別樣的色彩。即日起,大眾日報·大眾新聞客戶端推出“非遺里的年味兒”全媒專欄,帶領大家走進非遺的世界,探尋那些隱藏在年俗背后的動人故事,感受非遺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
繡蛇臉、納鞋底、縫鞋面……隨著一道道細致的工序,一雙萌趣蛇頭紋樣的手工布鞋在曹州布鞋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李芬的手中慢慢成形。
“今年是乙巳蛇年,我們正趕制一批含有‘蛇’元素設計的布鞋訂單。”李芬告訴記者,含有“蛇”元素設計的手工布鞋制作大有講究,要經過排版裁剪、納鞋底、裝飾蛇頭等幾十道工序,再經過刺繡、撥花等多種針法才能制作完成。
李芬與曹州布鞋的緣分始于兒時,小時候經常看見長輩們坐在院子里制作布鞋,讓她對這一針一線的世界充滿了好奇與向往。長大后,李芬投身曹州布鞋技藝的傳承中,面對現代工業制鞋的巨大沖擊,她也從未動搖過守護這門傳統技藝的決心。
“祖輩留下的傳統手藝不能丟,不僅如此,還要把傳統老布鞋做成‘潮流’產業。”李芬告訴記者,曹州布鞋歷史悠久,每雙布鞋都是純手工制作而成,如何讓這“獨一無二”的傳統技藝“潮”起來?李芬說,創新是關鍵。
為了讓傳統老布鞋跟緊時代步伐,李芬開始大膽創意嘗試,時刻關注當下流行趨勢,并將各種流行元素融入布鞋的設計中。“我們將傳統制作技法和當下的審美觀念融合起來,大膽創新。今年推出的‘瑞蛇獻寶’布鞋,就是創新的款式。”李芬介紹,“瑞蛇獻寶”布鞋在圖案和樣式上進行了大膽突破,蛇身蜿蜒曲折,宛如一串串緊密相連的錢幣,寓意蛇年財源廣進。既保留了傳統的吉祥寓意,又貼合了當下人們對時尚與個性的追求。除了融入生肖元素,她還將現代的色彩搭配、圖案風格運用到布鞋設計中,讓原本古樸的布鞋“潮”了起來。
(□本報記者 蔣鑫 本報通訊員 蔣碩 李若生)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