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回家的方向丨守護飛機的人
編者按:
春運,讓“流動的中國”無比真實、鮮活;春節,讓人們根植于心底的那份歸屬感愈發強烈、清晰。有人早早啟程,鼓鼓的行囊里裝滿對故鄉的思念;有人離家上崗,堅守在機場、車站、海關,為更多人的回家路保駕護航。無論南來北往,無論身在何方,人們心中有一個共同的方向:家。2025蛇年春節到來之際,海報新聞特別策劃推出“2025·回家的方向”系列報道,記錄春運中普通人的故事,在千百年來不變的回家主題中,見證如春筍般節節拔高的幸福。
海報新聞首席記者 解強民 記者 孫來彬 濟南報道
在濟南國際機場,有一群穿梭在機場跑道和停機坪之間的驅鳥員,從凌晨第一趟航班直到深夜最后一班,默默守護著航班起降的安全。春運期間,機場航班量大幅增加,他們的工作愈發忙碌,雖然從未與旅客打過照面,但每一位旅客的平安回家路上,他們一直都在。近日,海報新聞記者走進濟南機場,見到了這群“守護飛機的人”。
韓明輝,一位95后青年,東北林業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后進入濟南國際機場工作,成為了飛行區管理部防范鳥擊科的一名鳥情調研員。他的主要工作是整理和分析飛行區鳥情信息,為機場鳥害防治工作提供數據支持,“簡單點說就是確保機場上空沒有鳥,讓飛機能夠安全起降。”韓明輝解釋道。
“砰”的一聲,白煙四起,韓明輝剛剛使用發射器發射了驅鳥彈。驅鳥員的工作聽起來簡單,實際干起來不確定因素極多,隨時面臨挑戰。每天開航前1小時,韓明輝和同事們要進行航前專項驅鳥,沿機場周邊巡邏,使用驅鳥車、激光驅鳥器、煤氣炮等設備驅趕進入機場區域的鳥類,一直持續到深夜航班結束。像剛才那樣的驅鳥動作,韓明輝他們每天要重復很多次,而這只是眾多驅鳥策略中的一種。由于不同鳥類對驅鳥設備的反應不同,驅鳥員必須根據鳥類的習性和天氣情況,隨時調整驅鳥策略。
2025年春運從1月14日開始,2月22日結束,為期40天。濟南機場相關數據,春運期間預計執飛航班1.68萬架次,計劃運輸旅客235萬人次。根據情況預測,節前出行高峰為1月26日-27日,節后高峰則出現在2月2日-10日之間,高峰日旅客量或突破6.4萬人次,航班量有望達到450架次。航班量劇增,為確保航班起降安全,機場特別增加了驅鳥設備及設備運轉頻率。
“這段時間航班密集,我們一刻也不能放松,越是節假日,我們越要堅守崗位,24小時在崗,確保每一架飛機都能安全起降。”韓明輝告訴記者,盡管鳥的體積小,但飛機高速飛行時,相撞可能造成巨大的沖擊力,輕則對飛機造成損傷,重則機毀人亡,驅鳥員的工作非常重要。每當想到這一點,就算工作再辛苦,他都覺得值,覺得踏實。
“在外界看來,我們的工作可能就是被動巡視驅鳥,但實際不是這樣。”韓明輝說,每天巡視驅趕,只是我們驅鳥工作中的一部分。
隨著驅鳥理念和技術的提升,驅鳥工作對驅鳥員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需要每天巡視驅趕,還要在驅趕過程中記錄觀察鳥種、數量、飛行路線、飛行高度等。分析鳥類活動規律并制定防范方案,檢查維保驅鳥設施設備,動態調整驅鳥設施設備……這些都是韓明輝和同事們的日常工作。
記者了解到,民航法規明確規定旅客吞吐量在1000萬-4000萬的機場應至少配備2名生態學、林學、動物學等相關專業人才。隨著保護鳥類和環境意識的提高,近年來,機場驅鳥工作越來越注重生態學食物鏈的方法。他在學校學習的林草、生態環境相關知識,正好與目前驅鳥員的工作相匹配。參加工作以來,韓明輝結合機場實際情況,開展了多項提升生態治理成效的工作。能夠學以致用,提升工作效率和效果,這讓他很有成就感,干勁十足。
“我會一直堅守這個崗位,讓每位旅客安全到家。”韓明輝說。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