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國際 > 正文
  • 通訊丨“我兩次慶祝春天的到來”——中伊新年文化的交響

      新華社德黑蘭1月23日電通訊丨“我兩次慶祝春天的到來”——中伊新年文化的交響

      新華社記者陳霄沙達提

      伊朗青年沙欣·霍達班德今年28歲,其母親是中國人,父親是伊朗人。他的相貌很好地繼承了父母雙方的基因。日前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的一個新春游園會上,這位睫毛卷翹、頭發濃密的青年笑著告訴新華社記者:“幸運的是,我每年能兩次慶祝春天的到來。”

      中國春節象征著團圓與新生,融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傳承,展現了中國人民對于家庭、親情和未來的深切期盼,也彰顯著中華傳統文化在全球文化中的獨特地位和重要性。

      而在伊朗,當地人也會慶祝一個“春天的節日”——諾魯孜節。“諾魯孜”在波斯語中意為“新的日子”,諾魯孜節是伊朗及多個中亞國家的重要傳統節日,標志著春天到來和自然復蘇。

      據霍達班德介紹,諾魯孜節在每年春分到來之時,象征著新的開始與希望。“由于我的父母擁有不同的國籍,我們家過年會融合中伊兩國的傳統文化。母親會做中國菜,與伊朗菜一起享用。”

      他說,在兩個節日中,家庭成員都會聚集在一起慶祝新年的到來,長輩向年輕人贈送象征好運的節禮,人們探親訪友,分享新年即將開始的喜悅。

      伊中友好協會副會長邁赫迪·納迪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中國春節與伊朗諾魯孜節都是重要、自然、傳統和文化的節日,具有許多相似的習俗,比如穿上色彩鮮艷的新衣、拜訪親友、長輩給孩子們贈送紅包或節日禮物、假期旅游等。

      納迪說,春節和諾魯孜節的另一個相似之處是節日前夜的美食,以及兩國人們對“團圓飯”的重視。在這頓飯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食物就是魚。魚在中國和伊朗的文化中都是財富、健康和長壽的象征,人們相信吃魚能帶來好運和福氣。

      納迪還說,伊中兩國的節慶中也都有燃放煙花爆竹的傳統,“這象征著驅逐邪惡”。人們燃放煙花爆竹,并點燃火堆,跳躍其中,象征著去除身體和心靈的不幸與痛苦。

      這些相似的風俗拉近了中伊人民的距離。“在兩千多年的文化交往中,中國春節和伊朗諾魯孜節的相似之處讓兩國人民更加親密。這些共同點是伊中兩個文明古國之間交流和相互理解的印證。”納迪說。

      12歲的哈尼婭也是中國母親和伊朗父親的掌上明珠。她告訴記者,“過年時,我們會在墻上掛畫,準備不同的菜肴,還會交換禮物。我的伊朗親戚們也會向我和我母親祝賀新年的到來。”

      哈尼婭比較了兩種文化的慶祝方式,認為它們很相似,只有一些傳統和菜肴的細節有所不同。她說:“兩國的新年慶祝活動都很美。”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