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泰山丨“高山流水亭”對聯書者錢岱
□宗世強
“高山流水亭”原在經石峪大字西矗立,明隆慶六年(1572年)萬恭修建,其在《高山流水亭記》中寫道:“余遂依石壁為之亭。亭悉以石,石柱四,直入石基,其深尺有咫,上覆以石板,令永久,登泰山者得憩息萬祀焉。”為保護經石峪大字,1965年泰山管理部門建攔水壩,將亭址改為河道,遂移亭于現處,亭柱鐫楷書對聯:“天門倒瀉一簾雨,梵石靈呵千載文。”氣勢情懷俱佳,落款“海虞錢岱書”。
? ? ? ?《高山流水亭記》摩崖石刻。 通訊員 王德全 攝
? ? ? ?錢岱(1541年—1622年),字汝瞻,號秀峰,江蘇常熟人,祖居鹿苑奚浦,吳越錢氏第二十五世(祿園錢氏第九世)孫,明代隆慶五年(1571年)進士,授廣州府推官,秩滿,召為侍御史,出按齊、楚。萬歷年間,錢岱以御史巡按山東。
錢岱撰高山流水亭柱聯以“梵石靈呵”喻坪上佛典,語極尊崇,或影響于其傳為泰山僧轉世之說。
周郢教授在《泰山經石峪周邊題刻新考》文中寫道:
按謝國楨《增訂晚明史籍考》卷二十二《雜記下》著錄《筆夢》之書:岱字汝瞻,后為山左巡方使者。據是書稱:“岱生時,父龍橋夢一老僧自泰山來,因名曰岱。”謝氏所說系據《筆夢敘》,原敘云:“侍御(錢岱)之生也,父龍橋公夢一老僧,豐頤大耳,徑造其家。云:‘自泰山來,欲借此了緣。’覺而夫人生男。因取名岱,字汝瞻。后汝瞻為直指,奉使泰安州,詣一寺,見僧堂有一小照,宛如己貌也。問之,有僧對云:‘此先師為某鄉宦所辱,一笑而逝。’其年月日,則侍御所生之月日也。已偵知鄉宦實肆橫鄉里為不法,欲題參。不五日,而家書至。蓋鄉宦聞而恐,急赴常求救于龍橋,愿重建此寺,為封翁祝厘。龍橋性仁厚,好奉佛,作書寬解之。后此寺鼎新巍煥,重振宗風,如老僧時云。”
錢岱為官任上,勤政為民執法嚴明,據公眾號江南美鳳凰“河陽清官故事”文介紹:
隆慶五年,錢岱赴京參加科試名登皇榜。授職錢岱為廣州理刑官,懲治當地的官風,治理賣官、貪贓腐敗之風,他一邊治官,一邊撫民,救濟難民,給予田耕,讓他們安居樂業。萬歷皇帝當朝,錢岱被升任御史,巡按山東,不畏權勢,秉公執法,一時官場樹起了清正之風,流寇也被肅清,山東一省農工商賈,欣欣向榮。
據資料記載,錢岱及其子錢時俊在為官任上皆關切民生,為世人好評,張家港史志“港城法治典故:錢岱父子執政為民”(2023年9月)文中寫道:
錢岱巡按山東,當時,山東境內的強橫之徒與朝廷中的某些官員相互勾結利用,挾制監察州縣的地方長官以及郡縣的官員為非作歹,德州知府的一個親屬就被他們無辜殺害,而兇手就藏匿在王府之內。錢岱在巡視中得知這一情況后,不畏權勢,秉公執法,設計將兇手抓獲并處以死刑。從此以后,那些強橫之徒再也不敢胡作非為。錢岱在任職期間還敢于忠言直諫。一次,圣旨令山東、河南一帶的地方官員按朝廷大員的議案開鑿河渠。錢岱經過調查,認為這樣做將會毀壞官亭廬舍千萬間,花掉水衡費用上萬元,屬勞民傷財。于是直言朝廷,闡明利弊。最終,開鑿河渠之事被取消。當時的相國張居正對錢岱每次上奏的事,總是反復稱好,并極力支持。此外,錢岱為官期間還敢于改革,剔除弊端,如遇別人危急,他即傾其所有,輸谷賑饑,買棺收殮,慷慨救濟,被人稱為御史清官。
錢岱的兒子錢時俊(1565年—1634年),字用章,號仍峰,明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中進士。中進士后,他以工部主事的身份在杭州北新關任職。任職期間,他采取了許多措施,剔除關內原有的種種弊端,打破關務中存在的陋規,簡化以前繁瑣的通關手續,從而保證了各項貨物運輸的暢通、便捷、高效。由于錢時俊政績顯著,后升任為湖廣按察副使。身為按察副使的錢時俊,牢記父輩的教誨及自己的職責,他所到之處,都以清正廉潔、仁惠愛民而出名。
錢岱、錢時俊父子同為進士,同為朝廷重臣,都是口碑極好的清官,這與錢氏的家教、家風是密不可分的。
錢岱不僅是個執政名臣,也為文史作了很多貢獻,其翻刻的《廣輿圖》,后人受益匪淺,據宣揚傳統文化的公眾號“東震閣”2022年11月的文章《廣輿圖》介紹:
《廣輿圖》為明代羅洪先(修建“孔子登臨處坊”并撰書題額之人)根據元代朱思本的《輿地圖》編繪,是我國第一部綜合性全國地圖集。全書共兩卷,其內容既包括政區圖、邊防圖,又有專題圖、周邊地圖及鄰國地圖,每幅地圖后面都附有簡短說明和解釋圖,后世多有翻刻。錢岱刊發的版本共兩卷,卷一為全國的輿地總圖,卷二則為九邊總圖,包括建制沿革、隸屬、住宅、地稅、衛戍部隊、兵丁、道路等詳確資料,真實地展現了明朝中期整個中國的情況,在國內外均有深遠的影響,直至17世紀末,歐洲出版的中國地圖無一例外都是以其為基礎制作。
萬歷十年(1582年),力主改革、欣賞錢岱才干的相國張居正亡故,朝中守舊勢力復辟,改革派文武大臣非貶即降,錢岱心灰意冷,以雙親年邁為由告職返鄉。公眾號江南美鳳凰“河陽清官故事”文中寫道:
錢岱回到河陽橋南小蓮塘邊的家里幽居鄉村,在小蓮塘里種上各種荷花,以示自己清高。他的花園中有兩塊靈、秀、透的卷云石,孔洞通連,一洞焚香,余空皆出煙,錢岱愛其石,旁置一亭并圍種芭蕉翠竹,在此賞戲、作詩、設宴,每日讀書著文。錢岱病逝于河陽,葬于小蓮塘南,壽終81歲。
民間百姓對錢岱贊譽頗豐,有漢陽古人歌流傳:
芍藥花開到芒種,錢岱做官執法公。
山東百姓齊稱好,傾盡俸銀濟難民。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