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泰山丨逐綠而行 向綠而興 泰山景區奏響“零碳泰山”新樂章
泰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山東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打造零碳泰山、黃河零碳三角洲、長島國際零碳島等一批標志性零碳示范區”。泰山這顆鑲嵌于華夏大地的璀璨明珠,作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游景區及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的集大成者,責無旁貸地肩負起踐行綠色發展的先鋒使命。
近年來,泰山景區深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緊密圍繞“雙碳”戰略目標,高標準推進“零碳泰山”建設,在零碳發展的浪潮中穩健航行,通過持續強化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旅游服務體驗,以實際行動詮釋著生態保護與旅游發展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泰山景區逐綠而行、向綠而興,奏響了“零碳泰山”新樂章,為全省乃至全國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貢獻了智慧與力量。
打造“綠色出游”新風景
換乘新能源大巴,參與守護森林,自帶垃圾下山……“零碳泰山”豎起了綠色低碳旅游行業標桿,引領綠色低碳生活風尚,越來越多的游客變身“低碳旅行家”,自覺踐行綠色出行方式,變“旅游”為“綠游”。
2024年以來,泰山景區與山東省生態環境規劃研究院簽署了框架合作協議,并委托其進行方案編制。經過多次現場考察和深入溝通,目前“零碳泰山”方案已基本完成,為景區的綠色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導和有力支撐。在此基礎下,智慧“管家”的引入為泰山景區的生態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通過優化網絡技術環境,推進智慧旅游景區建設,泰山景區實現了5G專網、智慧專網全覆蓋,并提供了智能導游、電子講解、在線預訂等低碳服務。門票、宣傳冊的電子化,更是從源頭上大幅減少了紙質廢棄物的產生,讓游客的游覽體驗更加智慧、便捷、低碳。
? ? ? ?新能源大巴。 通訊員供圖
? ? ? ?盤山公路上,一輛輛新能源大巴穿梭于如畫的美景之中,成為泰山景區一道獨特的風景。這些大巴車采用純電動技術,相比傳統的柴油客車,具有更低的碳排放和更高的能效。泰山景區致力于推廣新能源交通工具,以減少碳排放,保護自然環境。景區正逐步將原有的柴油客車更換為新能源電動車,以實現更加環保的出行方式。泰山客運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楊金保介紹:“目前泰山景區內有200多輛客運大巴車運營,其中新能源大巴車的占比已接近40%。這些新能源大巴車不僅環保,而且維護成本相對較低,充滿電后能夠行駛200多公里,完全可以滿足日常運營需求。相比柴油車,新能源大巴車的使用成本更低,碳排放也更少,為泰山景區的綠色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彪S著現有柴油車的逐步報廢,泰山景區將繼續推進新能源交通工具的普及和應用,更多的新能源大巴車將陸續加入景區客運隊伍,為游客提供更加環保、高效的出行服務。力爭到2030年,新能源車輛占營運車輛的比例達到70%以上,實現泰山景區內所有上山車輛及辦公車輛的全面新能源化,徹底告別化石燃料時代,有效實現綠色交通和生態旅游的有機融合,助推泰山全域綠色發展。
與此同時,泰山景區積極實施停車場改造工程,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停車條件。這一舉措不僅優化了游客的出行體驗,還進一步減少了車輛在停車場內的停留時間,從而降低了碳排放。
加速“零碳泰山”新升級
泰山作為中國第一個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山中古樹歷史悠久,飽經風霜。在現有的18195棵古樹中,樹齡300年以上古樹名木1896棵,泰山景區持續加強森林資源養護,形成了一套科學有效的管護體系。
? ? ? ?綠色泰山。 資料圖
? ? ? ?泰山景區推出“泰山云植樹”活動,鼓勵游客在“泰山云植樹”微信小程序線上認養“紀念樹”“心愿樹”等。自2021年以來,泰山景區推出1000株古樹接受社會愛心認養,積極與媒體、網絡達人對接,發布古樹認養視頻,宣傳了古樹文化,增強了社會公眾古樹保護意識。泰山景區開發上線“泰山云植樹”微信小程序,開展古樹名木線上認養活動,創新了公眾參與古樹保護的渠道。同時,泰山景區市場化、多元化籌集古樹保護資金,并充分結合區域內林地資源,持續深入開展植樹造林活動,在桃花源、天外村和紅門區域植樹3.2萬余棵,不斷提高森林面積和質量,增加二氧化碳消納能力。
在推進“零碳泰山”建設的過程中,泰山景區在岱頂、十八盤等游客密集區域新建了干式生態環保廁所和負壓微水沖廁所,并對原有的旅游廁所進行了全面升級改造。這些新技術的應用不僅顯著提高了廁所的使用效率,還有效降低了水資源的浪費和碳排放。同時,泰山景區正著手升級改造相關區域污水管網,以徹底解決泰山污水排放問題。
此外,泰山景區在紅門、岱頂等區域完成了照明亮化工程。該工程采用節能燈具,顯著提升了景區的整體照明效果,杜絕夜間上山自帶手電的問題,景區內無廢舊電池產生,為游客提供了更加舒適、安全的游覽環境,同時還降低能源消耗、減少碳排放。這一系列具體的舉措,充分展示了泰山景區在推進綠色發展、保護自然環境方面的堅定決心。
探索“垃圾下山”新玩法
泰山景區創新性地打造了全域垃圾分類“泰山模式”。景區通過開發東岳計劃App、開展“垃圾換禮品”活動等方式,倡導游客將垃圾帶下山,增配了新型清運設備,有效解決了垃圾運輸下山難的問題。
泰山景區將繼續積極推進垃圾分類、無害處置的工作力度,倡導文明用餐、光盤行動,建立景區綠色供應鏈體系,減少一次性產品的使用,推動景區產業鏈綠色化、低碳化;通過垃圾下山增強游客環保意識,實現碳積分的有效積累;探索山岳型垃圾處理新模式,通過技術創新提升垃圾運輸效率,實現垃圾分類與無害化全處置,為環境保護貢獻力量。
市生態環境局泰山景區分局局長張曉輝介紹:“垃圾下山的核心在于通過科技賦能和游客參與,共同守護泰山的自然美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將對榮譽認證體系進行全面升級。對于積極參與的游客,我們將提供電子版榮譽證書,這一證書不僅是對游客環保行為的認可,更是一種激勵和鼓舞。游客可以掃二維碼或登錄指定網站,下載和分享自己的榮譽,將環保理念傳遞給更多人。為了方便游客參與活動,我們還將引入先進的智能化設施。在景區入口或指定地點,游客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或刷臉識別等方式,領取免費的垃圾袋。這一舉措不僅能夠提高游客參與活動的便利性,也進一步提升了景區的環保管理水平。同時,游客可以將所撿垃圾的重量兌換為碳積分。在未來的工作中,泰山景區還將開發‘零碳泰山’App,記錄游客在游覽過程中的能源使用、交通方式選擇、廢棄物產生等多維度數據,也可將其轉化為碳積分,游客憑積分可在景區內的商店、餐飲、酒店等地點兌換禮品、優惠券等獎勵,進一步激發游客的參與熱情。”
垃圾下山的創新升級不僅提升了活動的便捷性和趣味性,還增強了游客的參與熱情和環保意識。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垃圾下山將成為泰山景區推動生態旅游和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下一步,泰山景區將致力于把“零碳泰山”“雙碳戰略”“黃河戰略”及美麗泰安建設等有機結合,引導生產、生活方式向低碳轉型,將零碳示范區打造成為全國零碳旅游的典范,進一步彰顯泰山景區作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 宋凱 李巖 審核 晁彤彤】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