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東平縣銀山鎮:黨建領航“1+N” 激活生態漁業“一池春水”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 劉小東 王雪梅 審核 聶艷艷)臨近春節,走進東平縣銀山圣水黃顙魚養殖示范基地,一排排的高密度圓桶魚池中,一尾尾黃顙魚正在覓食、嬉戲,增氧機一打開,魚兒歡騰,水花四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該示范基地是東平縣銀山鎮重點實施的漁業項目之一。

?
產業興旺,則鄉村繁榮。近年來,銀山鎮錨定東平縣委、縣政府“雙30”目標,依托其漁業產業發展優勢,秉承“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發展理念,將黨建與漁業發展深度融合,因地制宜,深挖潛力,凝聚群眾,著力破解產業發展中的難題,并積極探索“1+N”生態漁業養殖體系,成功開辟了一條“黨建引領、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產業興旺”的黨建賦能鄉村振興新路徑,為生態漁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
黨建引領是推動生態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銀山鎮堅持黨建引領,緊緊圍繞生態漁業提質增效、特色產業做大做強,全力構建了以昆山、臘山、山趙、鐵山生態漁業四大片區為核心,“標桿大戶+中小養殖戶”共同發展的協同模式,以及“主品種+輔養品種”有序配合“1+N”生態漁業養殖體系,該模式吸引了以孟慶忠為代表的15名返鄉創業人才。

?
黨建引領也為生態漁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銀山鎮黨委在漁業發展中發揮著領導核心作用,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漁業發展規劃,積極協調各方資源,在盤活資源、對上爭取、精心服務、擴大規模等方面持續發力,全面推動漁業產業提檔升級。

?
2024年以來,銀山鎮重點實施了夢達水產南美白對蝦和河蟹養殖項目、昆山片區魚蚌混養項目、斯克達黃顙養殖項目、山趙片區鱖魚養殖項目、漁萬家食品擴規項目,成功培育了一批標桿企業。它們如同“領頭雁”一般,引領著整個產業向著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在有效盤活閑置資源、促進群眾增收致富、壯大村集體經濟等方面成效顯著,為生態漁業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頭雁領航”聚合力,“群雁齊飛”促發展。在銀山鎮“1+N”生態漁業發展模式中,“1”代表核心養殖區或核心企業,“N”則代表與之相關聯的多個養殖單元或合作伙伴。銀山鎮黨委精心策劃設計了生態漁業的頂層架構,致力于培育標桿企業,并全力做好政策扶持、技術創新、市場拓展等工作,確保黨建工作的引領作用貫穿于每一個細節環節,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群眾和企業積極投身于生態漁業的發展浪潮中,形成了“頭雁”先飛爭飛、“群雁”跟飛齊飛的生動局面。
在銀山鎮黨委的引領下,各村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通過組織先進的養殖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學習,開拓銷售市場,引導村民們投身到生態漁業養殖產業中,形成了多元化的產業發展格局。同時,銀山鎮還注重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廣大黨員帶頭發展產業、帶頭增收致富,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黨員一面旗”的深刻內涵。在他們的帶動下,廣大村民的參與熱情被激發,為鄉村經濟的繁榮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銀山鎮養殖水面近3000畝,已帶動129戶村民參與水面流轉養殖項目,累計捕撈各類水產品200余噸,水產品產值突破400萬元。
“群雁”齊飛,共赴山海。銀山鎮黨委通過促進養殖單元之間的緊密合作與協同發展,構建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發展模式。通過強化黨組織間的互聯互通,促進信息共享、技術交流和市場拓展,提升了整個漁業產業鏈的競爭力,凝聚起生態漁業高質量發展的“向心力”。
如今的銀山鎮,正以嶄新的面貌屹立在東原大地上,成為鄉村振興道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銀山鎮將堅定不移地貫徹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方針,繼續深化黨建引領下的生態漁業“1+N”模式,持續推動漁業與旅游、文化等產業的深度融合,讓漁業產業朝著更加綠色、高效、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同時,銀山鎮將加大對返鄉創業人才的扶持力度,激勵更多的青年才俊投身到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中,推進生態漁業高質量發展,譜寫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篇章。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