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泰山 > 正文
  • 天下泰山丨馮玉祥泰山“丘八”詩初探

      □劉潔 文/圖

      “平民生,平民活,不講美,不要闊。只求為民,只求為國。奮斗不懈,守誠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盡心盡力,我寫我說。咬緊牙關,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點不錯”。這是馮玉祥1940年5月20日作得自體詩,如今刻在泰山馮玉祥墓前壁上作墓志銘,反映了馮玉祥一生的做人標準和行為準則。

      馮玉祥(1882年—1948年),字煥章,安徽巢縣人,著名軍事家、政治家。他曾擁蔣,亦曾反蔣,歷經坎坷磨難,于1932年至1935年兩次隱居泰山,為泰山民眾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如自費修建大眾橋、建武訓小學、修科學館等,深受泰山民眾愛戴。因當時馮玉祥住在山下普照寺內,民眾稱曰:“山頂有玉皇,山下有馮玉祥。”在泰山流傳最廣,保存較全的文物是他與畫家趙望云合作的48塊“詩配畫”,詩體自由,文字淺顯易懂,馮玉祥自稱“丘八”詩。

      

    ?

      “丘八”是“兵”字的上下分離,“丘八”詩,系指大兵之作。馮玉祥行伍出身,卻極愛學習,他作的詩自成一體,大多數是根據當時天津《大公報》繪畫記者趙望云農村寫生畫由感而作。

      趙望云(1906年—1977年),祖籍河北東鹿縣,自幼隨父學習繪畫,畢業于京華美術專科學校,著名國畫家。五四運動后,他的足跡踏遍黃河之濱、長城內外,畫過許多反映農村民俗民情的寫生畫,用以揭露黑暗,呼喚勞苦大眾覺醒。為此,天津《大公報》特聘他為繪畫記者,并為他開辟了繪畫專欄。

      馮玉祥1932年從《大公報》上看到了連續登載的趙望云農村寫生畫,非常激動,便把每周的畫報剪輯成冊。他當時身處泰山,公務繁忙,加之當時報紙傳遞有誤,致使有幾期未收到,十分遺憾。趙望云得知此消息后,非常感動,及時給馮玉祥寄來了一本寫生畫合訂本,馮玉祥根據趙望云的寫生畫含義,用“丘八”詩逐一作詩。

      《趙望云農村寫生集·馮玉祥題詩》一書,1932年11月由天津《大公報》出版發行,并收集趙、馮合作的130通詩配畫。此書畫是反映河北當時民眾生活,馮玉祥依畫題詩,起到了喚醒民眾奮發自強的警示作用。

      1993年底,隱居泰山8年之久的馮玉祥誠邀趙望云到泰山講學、寫生、考察民情。馮玉祥陪伴趙望云走遍了整個泰山,體察泰山各行業民眾的真實生活,趙望云揮筆成畫,馮玉祥即興賦詩,反映當時泰山民眾生活的“丘八”詩應運而生。這些詩配畫中,有反映農民生活的鋤地、牧羊人、西瓜地頭、洗衣婦、施肥、開墾、玉黍地頭、飯時的農家、石磨等;反映商業情景的小飯館、測字攤、山路上的洋車、買大碗茶者等;反映民俗的廟會的市面、娶親等;反映宗教信仰的和尚誦經等。這些詩配畫,即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有些被編入馮玉祥創辦的武訓小學學生教材,并精選48通上畫下詩,碑刻高100厘米,寬50厘米,于1937年請石工在泰山大理石上雕刻而成,陳列在科學館內。

      48通詩配畫制成后,拓片數套,在日軍占領泰安時將馮將軍詩配畫銷毀。1938年2月,根據拓片,馮將軍與趙望云合作的《泰山社會寫生石刻詩畫集》出版,老舍撰序。

      1984年春,山東泰山療養院興建房舍,曾出土了詩配畫若干塊,少部分被建筑工人壘于墻基,其余一部分殘塊運至岱廟。1991年11月,泰山管委在普照寺建馮玉祥紀念館,依據原拓片和石材復制了48通詩配畫立于普照寺院內,使遺失多年的詩配畫重現人間。2011年,在普照寺東約50米的烈士祠重建馮玉祥紀念館,將48通碑刻移至新館內,現馮玉祥紀念館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在泰山“丘八”詩中,有一首詩題名“山轎”,這首詩反映了當時泰山轎夫的艱辛生活,抨擊了不平等的黑暗社會現狀,而且產生聯想,崇尚科學,希望“科學造電車”。馮將軍的夙愿如今已實現,山前山后索道電車已通向山頂。特選“山轎”一詩,以饗讀者:“上泰山,坐山轎,好看風景好逛廟。一個坐著兩個抬,三把轎子爬盤道。爬盤道,真苦勞,慢慢緊緊總不到。肩頭皮帶千斤重,汗流氣喘心急跳。一勞苦,一逍遙,抬的坐的皆同胞。困難當頭須要管,時間勞力不白拋。大名山,電車造,凡事都應用科學。時間勞力為國用,一點一滴皆生效。”

      綜上所述,馮玉祥泰山“丘八”詩因趙望云泰山民眾寫生畫有感而作,歸納馮將軍作詩的目的,可以歸納以下五點:一是馮玉祥的“丘八”詩內容,“沒有給有關階級的風花雪夜,也沒有典雅人常玩的詩句”。他不想把詩句供在象牙塔上當作古董:他的詩必須通俗,俗到泥水匠、瓦匠、木匠、鐵匠、看瓜老農、擔山夫、轎夫與普天下勞苦大眾,都能一看就懂,就算達到了目的。二是當時農村中的陳腐思想,深深地印在民眾的腦子里:一切陰陽、風水、鬼怪等惡劣習慣,“緊緊地像鐵鏈似的把整個民眾的身子都捆起來,使他們無法翻身;于是惰性一天天的增加,只有茍安、認命、保守、靠天求神,絕沒有改進的可能”。長此下去,農村的農民意識領域就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更加愚昧。他作詩意在喚醒民眾,與自然、黑暗勢力作斗爭。三是他詩里所寫的一切勞動者生活的痛苦和自己的感想,所見所聞,真實地表達出來,不但要給農村民眾看,還要“送給城市里的一般人看看”。四是在當時的中國,當然不是空喊幾聲“救濟農村”等口號所可以解決問題的,“更不是作幾首詩,或畫幾幅畫就可以解決一切的”。但他堅信:“或者可以引起一些人,直接到農村去實地考察,而思以根本的解決”。五是中國當時農村經濟的破產及生產落后,“似乎成了現代經濟落后的一個典型”。在“丘八”詩里,所描述的種種現狀,希望能把最現代化的農村工業化、工業化農村的建設,實施起來。那么,他作詩的目的完全就達到了。

      馮玉祥,一生作詩百余首。正如他在1941年為詩集寫序所述“二十九年,不算多產,百余首詩,酸辣苦甜。或為自敘,或為聞見。總而言之,多為抗戰。若談風月,那是扯淡。區區之心,永遠不變。勝利是求,光照無限。丘八小詩,大眾貢獻。高希大家,賜示高見。”表達了他一生寫詩的指導思想和人生經驗,值得今人借鑒。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