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發季,這些知識要牢記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訊(記者于冰冰 通訊員 劉巖 審核 陳茂榮)進入臘月,氣溫驟冷,白晝溫差相差較大,人們的防寒措施也在逐步升級,但是病毒無孔不入。很多人出現鼻塞、流涕,高熱不退等癥狀,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專家表示,在流行性感冒高發期,我們應了解疾病知識,提前做好預防,有效保護好自己和家人。
流行性感冒(以下簡稱流感)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飛沫傳播,一般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污染物品的接觸傳播。潛伏期較短,全年均可發病,但暴發或流行具有一定的季節性,以秋冬季多見。臨床上發病較急,表現為發熱或寒戰、咳嗽、咽痛、流涕或鼻塞、肌痛或全身痛、頭痛、乏力等,部分病人(更常見于兒童)可出現嘔吐和腹瀉。
傳播方式
空氣傳播。流感病毒通過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飛沫傳播,吸入病毒飛沫或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感染;人與人接觸傳播。直接接觸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間接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手帕、毛巾等;動物與人傳播。某些流感病毒可在動物中傳播,如禽流感病毒,與動物接觸后可能感染。
癥狀和體征
發熱。流感病毒感染后通常出現高熱體溫可達39℃以上;呼吸道癥狀。咳嗽、喉嚨痛、鼻塞、流涕等;全身癥狀。頭痛、乏力、肌肉疼痛、寒戰等。
體征。可能出現肺部啰音、心率加快等體征。
防患于未然,人們如何預防
經常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或者使用含有至少60%酒精的洗手液;用紙巾捂住口鼻,避免直接咳嗽或打噴嚏到手上或公共物品上;避免觸摸眼睛、鼻子和口。減少手與面部接觸,降低病毒進入體內的可能性;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場所,特別是流行性感冒高發季;避免接觸身體不適、咳嗽、打噴嚏的人;在公共場所戴口罩,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對確診病例進行隔離治療,減少病毒傳播;鼓勵公眾接種流感疫苗提高免疫力,減少感染風險;加強公共場所衛生管理保持室內通風、清潔衛生,減少病毒傳播途徑;提倡個人勤洗手、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降低感染風險。
合理治療
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體恢復,減輕癥狀;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有助于維持身體正常功能;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規律作息、均衡飲食、適度鍛煉等,有助于提高身體免疫力;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如勤洗手、戴口罩等,可以減少病毒傳播。
兒童患流感時,應特別往意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并發癥;孕婦患流感時,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同時往意胎兒的安全;老年人患流感時,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就醫;身體虛弱或慢性病患者患流感時,應加強護理,及時就醫,遵醫囑治療。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