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白銀”推動制造業攀高逐綠
核心觀點: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瞄準新需求、攻關新技術,我國制造業必將在市場競爭中進一步做強做優,實現高質量發展。
國家稅務總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前11個月,我國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的主要政策減稅降費及退稅22979億元。“真金白銀”的減稅降費紅利,對科技創新和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支持成效顯著。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基礎,二者關乎高質量發展全局。2024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需以先進制造業作為主攻方向。作為世界制造業規模最大、也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我國正處于由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的關鍵階段。截至2024年8月31日,我國制造業企業總量達到603萬家。接下來,關鍵在于立足現有的產業基礎,積極運用數字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同時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
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首要任務是增強制造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在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上下好“先手棋”、練就“殺手锏”,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上攻克一些“卡脖子”難題,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點燃制造業發展的“新引擎”。
在浙江溫州,當地借助數字化互聯網平臺,提升設計、生產、銷售等環節的數字化水平,實現個性化定制,增強市場競爭力;在廣東東莞,一家燈塔工廠通過大量引入機械手、自動化設備等,輔以離線編程和智能技術,實現了“用生產小汽車的方式生產半掛車”的智能化改造……當下,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正有力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可以說,進一步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促使制造業向數字化、智能化的產業高端邁進,“中國制造”前景廣闊。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制造業是節能減碳的主體,也是整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看到,綠色產業投資周期長,需要長期穩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來提振市場信心。近年來,從“多排多繳、少排少繳、不排不繳”引導企業主動治污減排的環境保護稅,到提高企業“以廢治廢”“變廢為寶”積極性的資源稅,再到引導綠色消費的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綠色稅收的引領作用有目共睹。著眼未來,以財稅政策為牽引,創新市場化、多元化投入機制,吸引更多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支持,綠色產業的發展底氣將會愈發充足。
只有落后的產品,沒有落后的產業。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瞄準新需求、攻關新技術,我國制造業必將在市場競爭中進一步做強做優,實現高質量發展。(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毛同輝)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