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1個月山東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萬億元,居全國第三位
海報新聞記者 沈童 濟南報道
1月8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4年1—11月,山東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萬億元,規模居全國第3位,增幅連續20個月好于全國;進出口突破3萬億元,其中出口增長6.9%,好于全國0.2個百分點;利用外資110.2億美元,占全國比重10.4%。
據山東省商務廳副廳長崔洪光介紹,山東促消費惠民生取得新進展。山東大力實施“山東消費促進年”活動,以“好品山東 商行天下”為主題,舉辦促消費活動3500余場,做到了“季季有主題、月月有活動、各地都精彩”。消費品以舊換新取得顯著成效,截至目前,全省汽車報廢更新49.2萬輛,數量超全國總量1/6,居全國首位;汽車置換更新27.1萬輛,家電以舊換新412萬臺,家裝廚衛更新8.5萬件,電動自行車更新5.2萬輛,合計帶動銷售1270億元左右,全省近500萬戶家庭從中受益。在政策、活動雙輪驅動下,全省城鄉市場供需兩旺,限額以上商品零售額增長6.9%,高于全國4.4個百分點;住宿業、餐飲業營業額分別增長5.6%、16.6%;網絡消費、國潮消費、首發經濟等新業態蓬勃興起,很好滿足了群眾的消費需求。
外貿促穩提質形成新動能。據悉,山東開拓新市場有力有效,實施“好品山東 魯貿全球”境外市場開拓行動,組織9800余家企業參加境內外展洽活動270余場,去年前11個月,對東盟、RCEP市場出口分別增長20.4%、10.2%,對新興市場國家出口占到全省的57.9%,同比提高2.2個百分點。同時,山東做大新業態有力有效,實施跨境電商躍升行動,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突破2000億元,主要跨境電商平臺新開店鋪數量突破萬家,市場采購貿易出口增長近20%。此外,山東還做強新產品有力有效,船舶、家電、通用設備、電子元件等優勢產品出口增長20%以上,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速高于全國9個百分點以上,農產品出口連續26年居全國首位。
在外資提質增效方面,山東高水平舉辦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港澳山東周、新加坡山東周、山東與跨國公司供應鏈合作高層對話會等重大經貿活動,簽約重點外資項目217個,總投資258億美元。省市兩級開展招商活動300余場,金鷹集團萊賽爾等一批重大項目相繼落地,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外資占全省比重分別達到30.8%、45.2%,全省到資過千萬美元項目超過320個。截至目前,全省在營外資企業達1.9萬余家,累計236家世界500強在魯投資設立了938家企業,韓國現代、美國惠普、日本小松等跨國公司扎根山東,帶動形成了汽車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工程機械等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為對外投資合作拓展新空間,山東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首次突破2萬億元大關、出口首次突破1萬億元大關。推動對外投資貿易協同融合發展,穩妥有序推進境外產能合作,去年前11個月,全省對外投資和境外經貿合作區合計帶動出口130億美元以上,成為穩外貿新的發力點。煙建集團承擔中國援塔吉克斯坦議會大樓順利竣工,玲瓏輪胎塞爾維亞輪胎生產基地等6個國家“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項目順利推進,成為山東省深化國際合作、拓展全球市場的“新標桿”。
為做強制度型開放,山東聚力“做實、做好、做美、做響”上合示范區,出臺21項政策措施,推出30項制度創新案例,聯動16個國家、22個省份、32家開放平臺,加快打造生態環保創新基地等高能級平臺。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深化改革創新方案實施率達到80%,加快建設制度型開放示范區,形成15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藥食同源商品進口通關便利化改革等221項創新成果在全省相繼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山東為深化“商務+”工作機制,2024年推動相關金融機構對商務領域企業投放信貸支持7184億元,“魯貿貸”“關稅保”“齊魯進口貸”政策惠及外貿企業4686家,為企業節約融資成本超1.87億元。健全政企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省領導主持召開外資工作專題會議,現場回應外資企業6個方面25條建議意見,全年舉辦70余場外資企業圓桌會議,解讀政策、回應訴求。常態化開展“進現場、解難題、促發展”專項服務,問題在一線發現、政策在一線實施、工作在一線推進,累計協調解決問題近5000個。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