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整治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山東這個縣這么干
泰安市紀委監委聚焦群眾急難愁盼,靶向發力守護民生福祉
找準小切口,辦好群眾身邊事
前兩天,東平縣商老莊鄉潭坑涯村村民王大哥聽說了一個好消息——東平縣紀委監委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澆地難、澆地貴問題,推動有關職能部門將農村機井管理不當問題作為整治重點,摸排梳理了全縣機井問題情況,并規范電費繳納,使得機井電費每度平均下降0.5元以上,為4萬余名群眾11萬畝耕地解決了灌溉難題。“這次整治真是‘及時雨’啊。”王大哥感慨道。
群眾期盼處,就是正風肅紀反腐的發力點。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開展以來,泰安市紀委監委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找準小切口靶向發力,以可感可及的成效切實守護民生福祉。
在交通運輸領域,圍繞交通樞紐、高校景區等周邊重點區域,泰安市緊盯重點路段時段,采取定點檢查與流動巡查相結合的方式,嚴厲查處“黑出租”非法營運及出租車拒載、議價、甩客、繞道行駛等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市交通綜合執法部門針對客運出租汽車經營問題,持續開展明察暗訪。
泰安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同志介紹,為解決群眾在道路交通領域的急難愁盼,泰安市積極探索“點題整治”模式,在全市公布問卷調查二維碼,結合對信訪舉報、12345熱線投訴、日常監督檢查及巡察發現等問題分析研判,選取群眾反映集中的客運出租汽車行業,作為“小切口”開展靶向治理,隨機開展明察暗訪,并督促市交通運輸、公安、城市管理等部門建立聯合執法長效機制,著力構建“山上山下、市區協同、部門聯動”“三位一體”聯合監管體系。目前,全市涉及客運出租的12345熱線投訴工單量同比下降20%以上。
去年5月以來,泰安紀檢監察機關嚴肅查處了教育系統多名黨員干部嚴重違紀違法案件,通過深入剖析并延伸監督發現,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領域存在配餐不規范、收費不合理,以及收受回扣、違規挪用等問題,涉及面廣、關注度高,群眾反映強烈。
民有所呼,必有所應。泰安市將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作為重點整治項目,市紀委監委聯合市審計、教育、政務服務熱線等部門,建立健全定期會商研判、信息通報、線索移交等機制,推動完善市縣校三級治理體系,督促全市304所中小學食堂、97所配餐學校開展自查自糾,嚴格規范管理,確保校園餐安全。
為推動集中整治深入開展,各縣(市、區)在“小切口”的選擇上更加注重因地制宜、講求實效,有針對性地推動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難題。
“我們對政策不了解,年齡大了也不知道去哪辦、找誰辦,現在鎮里工作人員主動上門給辦理了高齡補貼,可省心了!”近日,新泰市劉杜鎮東劉杜村村民李大爺,向前來走訪的新泰市紀委監委工作人員說道。
針對高齡老年人生活補貼辦理困難、應發未發等問題,新泰市紀委監委督促市民政部門建立高齡老人信息數據庫,建立“織網、核數、建庫、發放、復核”工作機制,通過實行閉環管理,確保補貼及時精準發放。目前已為585名高齡老人及時補發補貼,切實維護高齡老人的切身利益。
把監督、辦案、整改、治理貫通起來,從源頭上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泰安市紀委監委深刻剖析案件查辦中發現的普遍性、深層次問題,及時向有關職能部門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工作提示函,督促完善機制、堵塞監管漏洞,針對村集體“三資”管理不規范、村級工程未履行招投標程序、惠民補貼資金發放不及時等問題,市紀委監委督促市農業農村局制定《泰安市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人員履職行為規范》、《泰安市農村產權流轉交易管理辦法》等9項制度,切實形成維護群眾利益常態長效機制。
(大眾新聞·大眾日報記者 楊帆 通訊員 王陽明 井鵬)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