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頭事,要兜底也要提質
百姓心頭事,要兜底也要提質
——聚焦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⑦
□ 本報記者 楊帆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民生是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系著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將“強化民生保障改善”作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彰顯了山東對增進民生福祉的高度重視和堅定承諾。
如何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豐碩成果?會議將“著力穩就業促增收”擺在了突出位置。2024年以來,我省不斷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推動全省就業形勢趨穩向好,2024年1—11月,全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19.5萬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08.6%,提前超額完成全年任務。但伴隨人口老齡化、就業多元化等疊加因素,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省穩就業工作仍然面臨一定壓力。
“穩就業不僅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更是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撐。”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副廳長衣軍強表示,山東是人口大省、就業大省,2025年全省高校畢業生總量將達到89.8萬人,“全省人社系統將繼續以助企穩崗擴崗為發力點,強化就業優先政策落實,健全就業促進機制,通過深化大學生就業創業賦能中心建設、培育高質量充分就業縣(市、區)、持續推進‘社區微業’行動等舉措,持續促進就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教育是萬千家庭的心頭大事。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近年來,山東大力推進全國鄉村教育振興先行區建設,實施學前教育、縣域高中、特殊教育提升行動,優質高中和學科基地實現縣域全覆蓋,新增小學學位17.5萬個。
會議提出“加快教育擴優提質”。濟南二中校長何仲明表示,高中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和高等教育階段有機銜接的關鍵性“通道”,社會期待值高、改革前行任務重,擴優提質迫在眉睫。
“擴優提質行動強調要推動特色多樣發展。”何仲明介紹,近年來,濟南二中堅持走特色興校、質量強校之路,將“美育+科學教育”作為實現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兩大核心,逐漸探索出一條特色引領、課程支撐、賽事促學、實踐創新、聯合并育的新路徑,“下一步,濟南二中將不斷完善‘大美育’和科學教育課程體系,形成立體多維的特色教育體系,實現學校優質特色發展。”
前幾天,家住濟南的李女士在省婦幼保健院辦出院時,發現不僅自己的生育醫療費可以直接聯網報銷,就連生育津貼也直接打到了她的銀行卡里,這讓她忍不住感嘆,“太方便、太貼心了!”2024年,山東在國務院推出的醫療救助“免申即享”基礎上,進一步優化提升醫保信息系統功能,推出在職轉退休醫保待遇申領、生育津貼待遇申領等6項醫保待遇的“即申即享”服務,群眾提出申請即可享受相關醫保待遇,真正實現從“群眾辦事找醫保”向“醫保服務找群眾”的轉變。
醫療保障關乎人民群眾健康福祉,是實現人民群眾病有所醫的關鍵一環。會議提出,“提升醫療保障水平”。“全省醫保系統將圍繞呵護‘小的’、照顧‘老的’、保障‘病的’、支持‘新的’、擠掉‘虛的’、打擊‘假的’,不斷深化醫保制度改革,加快推進多層次醫保體系建設,積極促進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省醫保局黨組書記、局長左毅表示。
強化民生保障改善,要切實解決好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作為老年人口大省,如何解決全省2391萬名60歲及以上老年人的養老問題?會議提出完善養老托育服務體系。
完善養老服務體系,為老年人提供更多元的養老方式和服務,不僅是增強老年人社會歸屬感和幸福感的必要舉措,也有助于減輕家庭養老壓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健康發展。山東善行佳豪養老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鞏守棣介紹,作為全省第一批連鎖化品牌化規模化養老機構,公司將以目前運營的9家養老機構為陣地,聚焦失能失智老年人專業照護服務需求,重點建設2家智慧養老院、2處認知障礙照護專區。同時大力拓展居家養老服務,推動專業化、普惠性養老服務向社區、家庭延伸。
保民生,最重要的是保“底線”、保基本。會議提出“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就是要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省民政廳社會救助處二級調研員于艷介紹,截至目前,我省共保障城鄉低保對象136.1萬人、特困人員34.6萬人,年內實施臨時救助14.2萬人次;城鄉低保平均標準分別較上年增長7%、9%,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平均標準分別較上年增長3.9%、7.2%。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救助對象的范圍在不斷擴大,救助的內容也不再局限于提供物質幫助,而是更加注重全鏈條救助幫扶。”于艷介紹,為滿足困難群眾多元化救助需求,全省各級民政部門加快發展服務類社會救助,已有33.4萬名困難群眾享受到了日常照護、心理疏導、助餐助浴、就醫陪護、社會融入等救助服務。
增進民生福祉,要“兜底”,也要“提質”。近日,冬游齊魯暨2025好客山東賀年會鳴鑼開“市”——文博場館,展覽講座豐富多彩;古城古村,非遺民俗各具特色……活動貫穿元旦、春節、元宵節等重要節日,山東16市將推出六大主題854項活動,讓廣大市民和游客在濃濃年味中領略冬游魅力。
“不同群體有著不同的文化需求,在豐富文化產品供給過程中,要根據群眾需求量體裁衣。”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共服務處處長馮慶東表示。近年來,山東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大幅提升,在五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實現全覆蓋的基礎上,創新公共文化空間打造,城鄉書房達到970家,國家一級圖書館數量躍居全國第一,博物館、美術館觀展人數再創新高,送戲下鄉、冬春文化惠民季、“村晚”等活動引領鄉村文明新風尚,“下一步,我們將開展好‘群眾演給群眾看’小戲小劇創演等活動,探索以市場化方式、群眾力量辦好各類文旅節會。”
(□記者 王原 張依盟 參與采寫)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