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開展經營主體集成化賦能行動
我市聚焦“穩存量、促增量、提質量”,開展經營主體集成化賦能行動——
舞臺上,經營主體“唱主角”
經營主體在經濟活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政府制定的政策措施好不好,經營主體最有發言權。放眼泰安,生產車間,激揚發展的新動能;研發中心,澎湃創新的精氣神;城市街巷,升騰溫暖的煙火氣……各項政策持續加力,我市各類經營主體鉚足干勁、開足馬力,持續邁向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泰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聚焦推動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靶向精準施策,多維度協同發力,聚焦“穩存量、促增量、提質量”,開展經營主體集成化賦能行動,通過加力存量政策落地,積極引導市場預期,經營主體活力得到有效激發和釋放。截至11月底,全市經營主體數量達到601646家,本年度新登記企業17906家。
“穩存量”——讓“歇業”企業“蓄能再出發”
泰安市公共交通公司加油站是一家全民所有制分支機構(非法人),位于泰安市東岳大街西段路北公交停車場內,由于經營不善,長期虧損,該加油站停止營業并準備注銷。負責人張女士來到市民之家咨詢如何辦理企業注銷,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的工作人員將出臺的“歇業”制度介紹給張女士。
“這個政策真是太及時了!”張女士感慨道,因為企業本身不太想退出市場,但迫于經濟壓力又不得不注銷,現在有了這個政策,企業辦理歇業備案后,不僅能保留名稱、統一信用代碼,就連醫保、社保、公積金、稅務等也能“暫停”,實現“停機保號”,隨即辦理了“歇業業務”。
截至目前,泰安市共計為30家企業辦理了“歇業”備案。“相較于以往‘一刀切’的注銷制度,受自然災害、疫情等多種因素影響,暫時無法進行正常經營活動且仍有經營意愿的企業在申請歇業后,其市場主體資格仍然有效,不會因停業而面臨列入經營異常或被吊銷的風險。”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工作人員表示,“歇業業務”能最大程度保證企業經營連續性,并有效降低市場主體維持成本,有利于助企紓困,幫助企業盡早脫困蘇醒,破解“開辦容易經營難”問題。
同時,我市還試點許可資質休眠延續改革,該改革針對經營困難需歇業或暫停經營的企業,在一定期限內使其許可資質休眠,其間不計入原許可有效期,企業重啟經審查合格后,資質可順延或重新計算,保留原許可證號,降低包材、宣傳物料等成本。泰安市泰山糧食食品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志峰表示,以往企業經營困難時,曾因忘記食品生產許可證到期換證,導致產品包材浪費,如今有了許可資質休眠延續改革政策,企業可自主按下“暫停鍵”,避免類似損失。
“促增量”——為“四新”經營主體減負增效
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代表的“四新經濟”是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的驅動力。今年以來,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創新審批模式,對新業態群體提供包容審慎登記許可服務,賦能全市經營主體持續發展壯大,持續激發經營主體創新活力和發展動力。
目前,在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前提下,我市允許企業將體現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特點的字詞作為企業名稱的行業表述用語。2024年10月份,泰山玻璃纖維有限公司和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中材特種纖維(山東)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制造特種纖維等。因登記系統沒有“特種纖維”這個行業,故無法申報企業名稱,企業負責人很著急。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工作人員了解到此情況后,立即按照“四新”經濟申報流程進行申請。目前,該單位已經注冊成立,順利投產。
記者了解到,“四新”經濟相關企業登記時,由于部分新字號不在企業名稱數據庫內或與現行企業名稱登記管理法規規定和禁限用規則及相同相近比對規則不一致,對申請的名稱屬于禁限用范圍的,系統不通過;對涉及相關情形禁限用內容的,市行政審批服務部門實行包容審慎制度,依據企業申請逐級進行研判后,拿出是否同意轉報意見,同意的立即轉報省市場監管局,由省市場監管局提供技術支持協助辦理,不同意的1天內告知縣級審批部門理由。
今年以來,我市已為30余家“四新”經營主體提供包容審慎許可服務,包括22次申請國家局禁限用詞匯、2個無字號名稱申請及8次國民經濟行業目錄外新行業申請,服務國企占比83.3%,有效推動“四新”經濟經營主體持續發展壯大。
“提質量”——筑牢市場主體競爭力
近日,在市民之家企業注銷登記“一件事”專窗,工作人員正在熟練地為山東展望文化傳媒服務有限公司辦理注銷業務,從業務咨詢、材料指導到線上材料提交,再到審核辦結,窗口人員為企業提供全流程的導辦幫辦服務。
經辦人劉女士感慨地說:“以前注銷公司要跑好幾個窗口,要先辦理稅務注銷,社保,醫保注銷,再辦理營業執照注銷,前前后后加起來也要20多天才能辦完,這還不包含20天簡易注銷公告的時間,現在可方便多了,公告完之后,只需登錄一個平臺,在一個窗口提交一次申請,就能辦理多個部門注銷業務,半個多小時就辦理完了,為我們節省了大量時間,這效率真是太高了。”
泰安市作為企業注銷登記“一件事”的國家級試點,全面落實改革措施,堅持系統集成、多方聯動,增加信息預檢功能,開展套餐式注銷服務,設立企業注銷登記“一件事”服務專窗,建立信息共享機制,通過一網通辦、一窗受理、幫辦代辦等方式,推動稅務、社保等不同部門之間協同配合、并聯審批,辦理環節從8個縮減為1個,審批時限從17天壓縮為1天,跑動次數由8次縮減為1次或0次,全面暢通經營主體退出渠道,實現企業注銷“一件事一次辦”。
今年以來,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將經營主體登記注冊工作作為深化改革和創優營商環境的關鍵陣地,深入推進經營主體住所(經營場所)標準化登記改革。通過多部門協同、數據共享,成功搭建起全市經營主體住所標準化地址庫,涵蓋超50萬個地址信息。自改革實施以來,受理申請數量大幅增加,登記時間縮短80%,虛假地址登記申請減少95%,有效遏制了虛假登記行為,提升了整體登記質量。
經營主體是各類經濟活動的實際參與者,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規模龐大、活力澎湃的經營主體。“我們將繼續秉持創新服務理念,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以更有力的舉措、更優質的服務,推動經營主體持續健康發展,全力為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提供集成化賦能。”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相關負責同志表示。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 蘇婷 審核 陳茂榮】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