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泰山·捕風(fēng)捉影丨想念石頭
□劉水 文/圖
如果離開大山久了,我會不會想念一塊石頭呢?

?
到上海參加國際旅交會,住在離會展中心不遠(yuǎn)處的一家酒店。早上從11樓的窗口望出去,雖然看得見高空中淡淡的霞彩,但城市上空還是灰蒙蒙的。樓下綠地,有幾株楓樹葉子正紅,從樹縫中隱約還透出一條小河的水影,于是我還是下樓走走。
綠地的面積只有半個操場大,但樹的品種卻多,有美國紅楓、黃山欒林、櫸樹……林間鳥也多,我看見了烏鶇、斑鳩……
白頭鵯在樹梢上有一對,一遍遍叫著“6676”;白鹡鸰也有一對,飛到地上來覓食,看到我,像沿著無形的波浪線一翹一翹地飛走了。
沿著河走,河不寬,水并不清澈,但我意外地看到一只白鷺在河邊淺灘上覓食,它驚飛時,我看見它的腳爪是橘黃色的。河不長,只是兩條東西向馬路之間的一段。河南頭,有一處不銹鋼雕塑,題名《核聚》。設(shè)計(jì)者在說明里這樣介紹:“蘊(yùn)藏在原子核中的力量是如此的強(qiáng)大,它向內(nèi)聚合的引力場將周圍的一切拉向核心,扭轉(zhuǎn)、凝聚的形態(tài),又仿佛我們居住的星球所在的星系,微觀與宏觀之間在宇宙的初始就有著默契。”
宇宙浩渺無際,想不明白,我能想到的是這座城市,一樣有著向內(nèi)聚合的引力場,如果從衛(wèi)星上俯瞰,該也可像這座星球上的《核聚》。

?
在河岸漫步時,我在想一個問題:一個大都市如何能留住自然,或者說如何把自然引進(jìn)來?沒有足夠的綠地,沒有樹,沒有鳥,沒有河,城市的生活又該如何?在岸邊,我看到了類似日本“枯山水”的一段碎石子鋪砌的路面,在石子中間擺兩塊石頭。看到這兩塊有白色條紋的花崗巖時,忽然覺得特別親切,就像看到了家里的大山一樣。
可我出來也才只有半天啊,難道就會想念大山了嗎?應(yīng)該不是,我只是在內(nèi)心里作一種假設(shè),如果離開山一段時間,就生活在這樣的“核聚”的大都市里,我一定會想念山,想念山里的石頭的。我覺得在山里待了這么多年,天天喝山泉水,無論是血液里,還是骨骼里,都融進(jìn)了石頭的成分,并且成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養(yǎng)分。更何況,山里、河里石頭上的白色的花紋、黑色的墨痕,又為我的想象力提供了無窮的、自由馳騁的空間……
乘高鐵一路南下,看窗外,先是看到青青的麥苗,往南又看到已經(jīng)收割和待收割的稻田。外出,無論是乘坐飛機(jī)、高鐵,還是大巴、小車,我總是眼睛不離窗外。就在這京滬高鐵上,我無數(shù)次拍下了春夏秋冬的變化。許多的鏡頭已模糊不清,但我們生活的記憶、內(nèi)心里閃過的念頭和情感,都是清清楚楚的。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bào)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tuán)22樓 聯(lián)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