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中學教師用一根拐杖撐起對教育的熱愛 “我要看著學生,心里才踏實”
“叮鈴鈴~”隨著上課鈴聲的響起,泰山中學高二年級歷史教師王濤拄著拐杖,一瘸一拐地走進教室,學生們看向他的眼神里不由自主地多了一份心疼。
“老師,您的傷什么時候才能完全好?”面對學生們的關(guān)心,王濤笑著安慰大家:“快好了,醫(yī)生說老師恢復得很快!”這一刻,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使命感和來自學生的溫暖已經(jīng)讓王濤忘記了腳上不時傳來的疼痛,他依然像往常一樣用充滿激情的聲音講授歷史知識,帶領(lǐng)學生們穿越時空,感受著歷史學科的魅力。
? ? ? ?今年8月中旬,王濤在外出時不慎腳部受傷,當時醫(yī)生的診斷結(jié)果為跟腱撕裂,并建議他臥床休養(yǎng)、進行石膏固定等系列治療。“休息了不到半個月,我們就迎來了秋季開學,當時醫(yī)生說不能長時間站立、走動,不然會影響傷口愈合,最好是休病假。但我想如果休了病假,孩子們怎么辦?必須得回學校!只有看著學生,我心里才踏實。”王濤心里打定了主意。
于是,王濤帶著支具、拄著拐杖,回到了自己熱愛的講臺和學生們中間。受傷之后,他每天要比以往更早地從家里出發(fā),拄著拐杖,一步一步穿梭在校園、教學樓、操場。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管理班級事務(wù)、巡查課堂、陪學生參加課間操……一天下來,王濤在社交平臺上記錄的步數(shù)能有1萬多,回到學校后的他根本閑不住,本來已經(jīng)有愈合跡象的腳卻因此變得更加腫痛。
“我不僅是一名歷史教師、一名班主任,還是年級主任,要對近1000個孩子負責,不堅持怎么行?”王濤說,后來到醫(yī)院復查的時候,醫(yī)生發(fā)現(xiàn)恢復情況不佳,有些無奈,但是他知道,他的付出都是為了學生、家長和學校的信任以及教師肩上所承載的責任。
愛是一場雙向奔赴。王濤堅持拄拐上課,學生們的舉動也讓他感動不已。看到他來上課,班里的學生會主動來攙扶他,還會把書本提前拿到教室,把講臺上的板凳擺放好,方便王濤坐著講課;下課后,學生們不管是在樓梯上還是在校園里遇到王濤,也會搶著攙扶他,還有的學生提出要背著他上樓,就連平時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也變得懂事了很多。
看到學生們的變化,王濤既感動又欣慰。“這是我認為對一名老師來說最幸福的事情,他們的噓寒問暖讓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王濤說,他也會向?qū)W生們表示感謝,鼓勵大家努力學習,并提醒他們在運動的時候注意安全。
? ? ? ?“作為同事,我們深知王老師的不易,每次看到他一瘸一拐的背影,我們都很想掉淚,既讓人心疼又讓人敬佩。”王濤的一名同事說,王濤的選擇也感染著學校里的每一名教師,他帶傷堅持工作的精神背后,是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和對學生的責任感,這讓大家深受感動,也是他們學習的榜樣。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了解到,自2001年走上教師的工作崗位以來,王濤已經(jīng)在歷史學科教學一線堅持了23年,其間還有20年擔任班主任工作,目前還是學校高二年級的年級主任,身兼數(shù)職的他一直都是學校教學和管理的行家里手。他在教學過程中精益求精,在工作上愛崗敬業(yè)、甘于奉獻,深受同事和學生的喜愛。
在王濤的心里,他只是力所能及地做了自己為學生、學校該做的一切,他早已把學校當成了家,把學生和同事當成了家人。“其實,換作任何一名老師都會這樣做。我很熱愛教師這份職業(yè)和教育這份事業(yè),未來我也會繼續(xù)堅守三尺講臺,為學生的成長成才貢獻一份力量。”王濤說。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wǎng)記者 楊麗寧 審核 陳茂榮】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lián)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