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丨走好“創新”一步 激活發展勢能——泰安市文化旅游發展集團改革觀察
泰安老街,“泰卷了”文創煎餅店顧客絡繹不絕,爭相打卡品嘗;天平湖畔,“柳樹下”茶館游人如織,圍湖品茗、怡然愜意;2024石敢當“幻界”,古今交融、光影奇幻,點亮泰安夜晚……
革故鼎新,行事之道。改革是國有企業順勢發展的關鍵一招。今年以來,泰安市文化旅游發展集團(以下簡稱“市旅發集團”)堅持黨建引領,以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為契機,以轉觀念促改革、轉方式促發展、轉作風促落實作為改革總綱,強力推進體制機制、融資、資產收回盤活、大物業、景區運營、直播電商“六大攻堅行動”,有效化解老頑疾、釋放新活力,實現發展量質齊升、提質增效。
成績的背后,是市旅發集團主動出擊、直面問題,扭住重點難點不放,一鼓作氣攻克重點難點的勇氣和魄力。
轉型升級
答好“市場化經濟”新問卷
11月2日,市旅發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山東岱宗金財科技有限公司揭牌,集中采購平臺同時上線。平臺的上線將實現采購流程的制度化、采購行為的規范化及采購數據的透明化。這是市旅發集團深入落實“12347”工作舉措,實現“一減一降一增”經營目標的又一力作。
推動市場化改革、專業化運營和高效率管理,是市旅發集團探索“去行政化、去機關化”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
如何推進產業布局優化和資產結構調整?市旅發集團堅持市場化改革導向,整合重組內部資源,重新明確23家權屬企業公司主責主業;重點謀劃以資產運營、產業投資、文旅商貿、城市運營為主的四大產業模塊,并對運作模式進行重構,實現企業發展與產業發展的同頻共振。
聚焦難點,先破后立。針對前期資產底數不清、賬實不符等現象,市旅發集團對資產全面摸排,梳理形成存量資產“家底清單”,多元發力推動閑置資產盤活;加速資金回籠,積極開展自建商品房團購、車位去化、中介對賭合作等活動,進一步消化存量房產、車位資源,把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真正把資源資產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
依托現有資源稟賦,市旅發集團圍繞自主經營、場景打造、業態創新等方面,塑造文旅產業發展新優勢。以石敢當文化園為深化改革試點,與山東文旅達成對賭合作,打破常規合作模式;成功打造自營“岱宗大觀”酒店,僅1個月實現試運營;實施景區街區立體填充,打造爆品商鋪、開發外擺美陳及填充特色活動,形成個性新穎消費場景;充分挖掘“二消”,打造“泰卷了”文創煎餅、“柳樹下”茶館、景區交通驛站等文旅產品;探索“文旅+”業態創新,開發自有“大觀優選”小程序,啟動泰安直播電商聚集區。
從“干好再算”到“算好再干”,市旅發集團在改革初期成立投資決策委員會,并將其作為促進科學民主決策的重要平臺,圍繞項目落地,委員會進一步落實投資項目分類審批制度,規范投資決策程序,抓好抓實項目論證、可行性分析、盡職調查等前置程序,加強項目事中、事后監管,有效防范投資風險。
向內挖潛
小切口撬動大突破
圓圓的煎餅,既可卷蔥醬魚肉,亦可卷桃酥辣條。以墨魚汁為墨,還可以在上面書寫唐詩宋詞、繪畫創作。泰安老街新開業的一家新潮煎餅店,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參與其中。
“每一種搭配,每一個口味,每一項互動都是大家集思廣益,碰撞出來的想法,然后我們再試玩、品嘗和改進,最后呈現出顧客面前的產品。”市旅發集團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愛琴海公司街區運營專員侯露向記者介紹“泰卷了”文創煎餅的誕生過程。
小切口切入,推進形勢大變化。市旅發集團通過小投資大回報不斷謀劃新項目,已打造“泰卷了”文創煎餅、DIY手造雪糕、泰山石敢當拓片印章。“泰卷了”文創煎餅自7月26日試營業以來,日均營業額千元以上,毛利率60%。
摒棄“等靠要”,勇于“闖干拼”。非遺“火壺”表演、泰山“王婆說媒”、音樂節樂迷后場露營活動……一項項特色活動掀起文旅融合新熱潮。泰山石敢當文化園在集團指導支持與科學論證下,經過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趨向研判分析,選擇與山東文旅山鄉集團合作,由山鄉集團派駐運營團隊對景區進行整體運營及優化提升。自7月8日運營團隊進駐以來,僅3個月,景區游客突破12萬人次,營收突破600萬元,各項數據大幅增長。
“三轉三促”改革以來,市旅發集團各板塊圍繞主責主業,小切口破題,以市場化思維推進改革,形成全員創新、全員創業的濃厚氛圍;以規范化機制完善運營管理,聚焦提質賦能,各板塊協同發力,共同推動改革向縱深發展,釋放國企發展新動能。
正確用人
激活干事創業“一池春水”
市旅發集團牢固樹立“國企姓黨”理念,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國企改革發展全過程,建全集團10個基層黨支部,持續推動黨建工作與生產運營深度融合,為集團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障和組織保障。
“改革,首先是從選人用人開始,通過競爭選拔,選出有利于企業發展的人才。”市旅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羅士貞說。
人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據介紹,在深化用人選人方面,市旅發集團將管理崗劃定17個崗級,組織1400余名員工“全體起立、全員競聘”;“一企一策”定制經營績效考核指標,實施“強績效”管理,權屬公司管理層執行3:7的基本工資與績效薪酬比例,打破收入分配“鐵飯碗”;實施經營性人才發現培育行動,為集團發展提供堅實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現在每天都絞盡腦汁地想怎么創收,怎么創新。”泰安泰山城市發展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正宇告訴記者,自己便是從部門負責人崗位競聘上來的,雖然更重的考核任務給人很大壓力,但實實在在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一些激勵政策的實施也讓大家干勁十足。
談及人才這一關鍵要素,羅士貞表示,將立足集團改革發展需求,以景區運營與酒店經營兩個領域為突破口,重點打造兩支經營尖兵隊伍,借力山東文旅“外腦”力量,將泰山石敢當文化園打造為集團人才培養的“黃埔軍校”,持續輸出懂市場、善經營、會管理的高水平創新型人才,在競爭激烈的文旅市場中“殺”出一條生路。
以不忘初心踐行擔當之責,以開拓進取激活干事之能。圍繞“國企改革”這一時代命題,羅士貞表示,實干是最好的擔當,落實是最好的出發。“集團上下將堅定不移地走專業化、市場化改革之路,持續貫徹‘三轉三促’的總體思路,不斷提升集團核心競爭力,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開創轉型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羅士貞說。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 畢鳳玲 審核 王天姿】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