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老賽道” 培育“新賽道”——肥城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沖刺向前
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新征程上,實現新型工業化是一項關鍵任務。面對日益激烈的區域競爭,作為傳統工業大縣的肥城,正朝著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方向,以馳而不息、實干篤行的戰略定力加快實施新型工業化強市戰略。1至11月份,肥城預計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591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23家企業入選2024年泰安民營企業50強榜單;“以鹽穴儲能產業為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做法一枝獨秀,入選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特色典型案例。
精選“賽道”
搶抓機遇精心培育未來產業
位于泰安新型儲能產業示范基地的中能建350MW壓縮空氣儲能創新示范項目施工現場塔吊林立,處處是忙碌的身影,工程建設進度已經過半。項目建成后,將在壓縮空氣儲能領域實現單機功率、轉換效率、儲能規模歷史性突破,年發電量4.6億千瓦時。
一個大項目、好項目,是一個新的增長點;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極。肥城市立足比較優勢,搶抓“雙碳”戰略機遇,以鹽穴儲能產業為引領,按照“緊盯前沿、延鏈聚合、集群發展”思路,聚力打造千萬噸級制鹽基地、千兆瓦級鹽穴儲能基地、百億級儲能裝備制造基地,新型儲能未來產業先行區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如今,中儲國能、中能建、中電建、首航高科、山東高速、水發集團等行業頭部企業已經集聚肥城,一批規模體量大、支撐帶動力強的鹽穴儲能項目加速布局,全部投產后肥城鹽穴儲能裝機規模將達到3480MW,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鹽穴儲能示范應用基地。
在鹽穴儲能項目的帶動下,肥城還引進了10億立方米天然氣鹽穴儲氣和壓縮二氧化碳熔鹽儲能等一批新型儲能項目,落地了中儲國能、首航高科等儲能裝備制造項目,構建起集制鹽擴穴、儲能儲氣、裝備制造、配套服務等于一體的全生態產業鏈條。肥城被確定為全省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試點市、魯中先進壓縮空氣儲能重點區,鹽穴儲能儲氣產業集群入選全省未來產業集群。
逐綠“向新”
數實融合賦能新老產業同向發力
在石橫特鋼集團有限公司零碳智慧管控中心生產管控大廳內,一體化弧面電子大屏上跳動的數據和圖像讓人直觀地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在這里,每分鐘可生成、監測47.9萬個核心數據,全面感知企業實時運行態勢,實現了決策智慧化、管理可視化、制造數字化,幫助企業綜合生產效率提升68%,設備利用率提升31%,運營成本下降47%。憑借這套系統,石橫特鋼成為全省首個全面完成數字化改造的鋼鐵產業集群,也是唯一一家獲評“國家級數字領航企業”的鋼企。
傳統產業在國民經濟體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有力途徑。肥城市一體推進科技創新、數轉智改、技術改造、減污降碳,特別是以工業互聯網為突破口,幫助越來越多的企業爭相競逐“數轉智改”新賽道,以新技術賦能生產制造,讓生產線接上“科技腦”,機器變得越來越智能,工廠變得越來越聰明。通過深入推進數實融合,全市有80家企業獲評省數字經濟“晨星工廠”,科大訊飛、華鯤振宇等27個數字項目簽約落地,成功入選國家產品主數據標準試點縣。
在肥城高新區山東騰陽智能裝備有限公司院內,為山東農大肥業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20臺碼垛機器人正在裝車起運,企業負責人胡玉洋告訴記者,在當地產業協同政策幫助下,公司已為石橫特鋼、農大肥業、漢威國際等52家市內企業提供裝備升級服務,累計供應各類工業機器人520余臺套,增加營收8000余萬元。
為深入推進產業協同,把市內產能資源串聯起來、企業供需信息鏈接起來,肥城市在全省率先開發產業協同供需對接“隨手查”小程序,打造全國首個“工業辭典”——《肥城市2024產業協同企業供需對接“隨手查”指導目錄》,方便企業第一時間精準匹配各類資源,目前已有108家企業實現本地合作,合同金額達到36.7億元。
厚植“沃土”
以有解思維塑優高質量發展生態
今年8月16日,世界首條商業化10GWh普魯士藍基鈉離子電池生產線在肥城蔚藍科技產業園開工建設,該生產線可實現從核心材料到電芯一體化綠色制造,在全球三種鈉離子電池技術路線中工藝最先進、成本最低、效能最高。同在這個園區、僅一路之隔的山東碳尋新材料有限公司也有捷報傳來,公司研發的單壁碳納米管導電漿一期900噸車間已投產,二期1.3萬噸車間將于年底建成。作為鋰電池常用的電極導電劑,碳尋公司研發投產的單壁碳納米管導電漿打破了國外公司產品的全球壟斷地位,在工程材料、電子器件、光探測器、醫用生物等領域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作為科技型企業孵化的重要推手,肥城蔚藍科技產業園宛如一座“科技溫室”,先后吸引20多個項目小試中試孵化,僅在新型電池電極材料領域就集聚了26名博士,獲批發明專利25項,完成自主知識產權項目孵化28個,填補了國內空白。肥城市新型電池電極材料產業集群入選2024年度山東省特色產業集群綜合評價前10位名單。
堅持以“真金白銀”支持企業向“新”攀“高”,肥城市成功將469個項目納入上級扶持范疇,國家確定的第一批“高效辦成一件事”13個重點事項已全面落地實施,完成全市1496項“7+1”類政務服務事項梳理發布,公布進駐率99.8%、可網辦率95.7%、可全程網辦率89.6%。著力用好上市融資這個推進企業做強的“倍增器”,積極推進隆泰金屬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穩步推進泰鵬環保與農大肥業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
“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肥城市將堅定不移推進實施新型工業化強市戰略,登高望遠、奮力爭先,為泰安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泰安日報社·中華泰山網記者 鄭凱 審核 王天姿】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